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高中或初中(高中最好)语文中的人物谁能表现"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9 15:03:52
高中或初中(高中最好)语文中的人物谁能表现"善"
请备注具体人物事例
高中或初中(高中最好)语文中的人物谁能表现
老子
一、上善若水  对于善,《老子》第8章有一个总的看法:“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河上公章句》是这样解释“上善若水”的:“上善之人如水之性.”结合《老子》章旨与河上注可以看出,水针对道而言,水的品性几近于道;善则是针对人来说的,个人体道,乃为上善.唐玄宗疏解此章时,曾指出“水之三能”:“水性甘凉,散洒一切,被其润泽,蒙利则长,故云善利,此一能也.天下柔弱莫过于水,平可取法,清能鉴人,乘流值坎,与之委顺,在人所引,尝不竞争,此二能也.恶居下流,众人恒趣,水则就卑受浊,处恶不辞,此三能也.”
  注文阐明了水的三种品性及其作用:其一,水无所不在,滋润万物,一切物类皆赖水的润泽而生长;其二,水以柔弱为品德,不与人争,而是顺随引导,该流则流,当止则止,无所不可;其三,人之品性,好居上位,恶处下流,而水则处下不争,居污不辱.水的品性,正与道的特点类似,所以老子以水喻道.而这个比喻的目的,则在于阐明上善之德,具体来说,乃有“七善”:(1)居善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反之,认为人应该效法水的品性,处于卑下之地,低调生活.一味争强好胜,不是好事.《老子》66章云:“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江海正是因为处于低下的位置,反而成就了其浩瀚与博大,所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63章).(2)心善渊:渊,深也.人的内心要象水一样深沉平静.《老子》第15章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善于体道的人,其品性与水相似.(3)与善仁.水善利万物,而不求回报,也不去争夺什么,最具有仁爱精神.(4)言善信.即讲求诚信.《老子》第81章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的话往往不动听,漂亮话往往多虚假,所以要善于鉴别,以诚信为上.(5)正善治.为政要合乎正道,即按道的原则做事.道的原则就是水的原则,也即无为的原则.(6)事善能.做事有滴水穿石、以柔克刚的韧性,诚如《老子》第78章所言:“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7)动善时.水能方能圆,总是能够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对方的状况以作出最恰当、最合理的调整,最能发挥所长.
  从上所论可知,老子所言之善,不仅包括“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第81章)的仁爱精神,也包括言必真实、善信不欺的诚信态度,还包括澄静清虚的心境.同时,老子之善并非随意的迁就、忍让与施舍,而是讲究原则与精神的,那就是“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之善,与宋襄公式的仁义有很大的差别.
二、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老子思想中关于善的另一经典表述是:“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第49章)一般来说,与善者相处较为容易做到,但要包容不善者,则很难了,但老子认为,只有能够做到“不善者吾亦善之”,才是真正的“德善”.此点,确乃显示出了道家宽阔的胸怀.南宋吕知常注曰:“夫善否相非,诞信相讥,善与不善,信与不信,世俗之情,自为同异耳.故有好善之心者,圣人不违其性,辅之以上善,使必成其善.苟有不善者,亦因以善待之.善不善在彼,而吾所以善之者,未尝渝也.百行无非善,而天下莫不服其化,德之厚矣.”(《道德经讲义》第49章)道家主张善待天下所有人,善者使之更善,不善者使之得到感化而迁心为善,从而达到“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的理想状态.吕注还强调了一点,只有世俗者才有善与不善之别,至于圣人本身之善是不会变化的,善与不善者均以善待之,这也是不会改变的.
  老子“不善者吾亦善之”的思想还反映出了道家的超越精神.如北宋王?注云:“善恶生乎妄见,妄见生乎自私.公于大道,则虽目睹善恶,而心无殊想矣.故圣人因世之情,强立毁誉,而心知善恶,本自非相,故不善之善,非怜而恕之,乃不觉有异也.忘善恶之实,真善也.”(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卷八)王?此注,借助于佛教的观点以明老子对待善的超越境界.善与不善都是出于名相的执着,圣人之心能够超越名相与妄见,达到无心之境,从而实现“忘善恶之实”、超越善恶的真善.
三、以德报怨  与“不善者吾亦善之”思想密切相关,在如何解除矛盾、化解怨愤上,老子主张“以德报怨”(第63章).《老子》第79章指出:“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什么是“和大怨”呢?河上注云:“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以相和报也.”这一解释是可取的.而孔子所主张的“以直报怨”,其意正与“和大怨”相近.当然,在老子看来,这种“和报”怨愤的方式,必然损害人情,留下余怨,因而不可为善,所以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老子认为,对待怨愤的的最好方法是以德报怨,这也是老子之善的最高境界了.
  相对于孔子的以直报怨来说,老子的以德报怨更显示出一种宗教式的情怀.这点恰在以后的道教教义中得以印证,如南朝道士顾欢在诠释《老子》时发挥曰:“自然无情,以与善为常,司契之人,是道之所与也.然则此经所明,是自然之道,可以与善,不可示恶也.问曰:盖闻常善救人,则善恶无弃,天道普慈,无物不育.善者己善,何须此与?恶者宜化,何为不示耶?答曰:道教真实,言无华绮.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下士闻道,大而笑之.闻而勤行,以成其德,闻而大笑,只增其罪.故以道与善,成人之美也;不以示恶,不成人之恶也.”(《敦煌本老子道德经顾欢注》,《中华道藏》第10册)天道以与善为常,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是老学之要义,也是道教的宗旨.应该看到,老子所倡导的以德报怨思想,实际上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从道的层面来看,以德报怨即是道的体现,乃为大善.其二,从社会个人的角度看,以德报怨思想的重点在于为善去恶,而不是无限度地容忍或者放纵邪恶.
  综上所述,上善若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以德报怨三个方面,实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反映了老子之善的主要内涵.老子论善,既体现出了中华文化中固有的为善、求善精神,同时又保持着道家特有的清醒与智慧.对道家关于善的思想的继承与弘扬,将有助于矫正我们民族性格中的某些偏颇之处,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在历山(今山西运城市芮城县东)耕耘种植,在雷泽(在今山西永济市首阳乡)打鱼,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总之生计艰难,颠沛流离,为养家糊口而到处奔波.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过了10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县为都)”.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
舜得到了这些赏赐,瞽叟和象很是眼热,他们又想杀掉舜,霸占这些财物.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靠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瞽叟和象以为阴谋得逞,象说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分东西时要琴,还要尧的两个女儿给他做妻子,把牛羊和仓房分给父母.象住进了舜的房子,弹奏舜的琴,舜去见他,象大吃一惊,老大不高兴,嘴里却说:“我思舜正郁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
后来尧让舜参预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舜不但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进.尧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恺”管教化;还有“四凶族”,即帝鸿氏的不才子浑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穷奇,颛顼氏的不才子梼杌、缙云氏的不才子饕餮,虽然恶名昭彰,但尧未能处置,舜将“四凶族”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这些措施的落实,显示出舜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才干.
舜的事迹,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