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如何更好的翻译文言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7 07:01:59
如何更好的翻译文言文
如何更好的翻译文言文
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翻译的方法:留、换、删、补、移等.
(1)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例: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译: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记(下此文).
(2)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将这些古语替换为今语.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自己,降低身份(前来拜访我).
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3)删削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4)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
①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初中课外《捕蛇者说》)
译: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例: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②数词后面增加量词
例: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向脊轩志》)
译:项脊轩总共四次遭到火灾,能够不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
③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庄暴见孟子》)
译:(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④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
例: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译:然而体力足以达到(却没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悔恨的.
⑤词类活用现象
例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例2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例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5)移位法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文言翻译歌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