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2007•武清区模拟)(1)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2 16:41:13
(2007•武清区模拟)(1)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木板固定,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如图1(a)所示;
方案B:木块固定,用手拉动木板,如图1(b)所示.
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克的配重若干个.(g=10m/s2
①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方  案______,原因是______;
②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
③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配重(个数) 0 1 2 3 4
弹簧秤读数(N) 0.50 1.00 1.50 1.80 2.50
测木块重(N) 2.00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2上做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测出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是______.
(2)现有下列器材:
A.6V蓄电池一组(内阻约0.1Ω)
B.直流电流表(0~0.2A) 一只
C.直流电流表(0~0.02A) 一只
D.直流电压表(0~3V) 一只
E.直流电压表(0~100V) 一只
F.滑动变阻器(0~10Ω) 一只
G.滑动变阻器(0~500Ω) 一只
H.电阻箱(0~9999.9Ω,Im=0.1A) 一只
I.电键一只
现在要比较准确地测量一只约0.6Ω电阻RX的阻值,所采用的实验电路如图3所示;
①实验中所需要的器材除了电源、电键和导线外,还有:(用器材前面的字母表示)
电流表选______; 电压表选______;R1选______;.R2选______;
②写出测量电阻的表达式Rx=
U
I
−R
(2007•武清区模拟)(1)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①比较两种实验方案的操作过程可以看出,a中物体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很难控制它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而b中拉动的是木板,弹簧测力计与木块相对静止,此时读数更准确.所以,更合理的方案是b.
②根据公式:f=μFN,FN=mg,得:μ=
FN
f=
mg
f.所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木块的重力、每次拉木板时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
③图象如右
μ=
FN
f=
2.5
10=0.25
(2)①电流表和电压表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使指针尽量偏转到
1
3~
2
3之间;电阻箱的电流是0.1A,所以要选择0.2A的电流表B;电源的电动势6v,所以电压表选择量程为3V的电压表D;分压式接法中,滑动变阻器要选择小电阻,所以滑动变阻器选择较小的H.
②测量电阻的表达式Rx=
U
I−R.
(1)①B;容易控制拉动的速度,使示数更稳定,测量更准确
②木块的重力、每次拉木板时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
③图象如右;μ=0.25
(2)①B D H F;②Rx=
U
I−R1
(2007•武清区模拟)(1)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为了测定木板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木板上固定一轻质 为了测定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图甲为其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同学在实验中主要操作有: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什么能引起实验误差? 一实验探究小组,为了测定滑块和平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2012•十堰模拟)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前者合理,后者不合理的是(  ) 7.2.4某同学在做“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时:① 设计了两种方案(如图),你认为 方案设计得更合理. (2011•顺义区一模)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 (2007•湖北模拟)如图所示,质量显m1=2kg的木板A放在水平面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木板在 (2013•南昌二模)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测物块P与软垫间的动摩擦因数时,提出了一种使用刻度尺和秒表的实验方案:将软垫一部分 “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什么不会引起实验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