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介绍自然奇观的作文 山西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9 08:25:03
介绍自然奇观的作文 山西
介绍自然奇观的作文 山西
你可以写 壶口瀑布 写北武当山 芦芽山 五台山都是自然奇观
  “如果没有壶口瀑布,真不知道该以什么做为黄河的标志!”1999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曾用这样惊心动魄的标题发表“壶口瀑布可能消失”的报道.
  很早就从唐诗里领略了黄河的气势:“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涛沙》)“黄河却胜天河水,万里萦纡入汉家.”(司空图《浪淘沙》)……不久前,总算有机会到壶口直接品读了一回黄河飞瀑的壮观.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之间,是我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5000年前,天下洪水滔滔.“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李白《公无渡河》).大禹治水,先导黄河,选定黄河中巨厄孟门,“凿中如槽,束流悬注70余尺”.“槽”即壶口孟门山间30来米宽的河道,河水“悬注70余尺”,形如茶壶注水,故名壶口.水道一开,黄河也就可以顺畅而下,免于孟门之上大溢逆流.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位于位于黄河中游,距陕西省宜川县城40公里,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瀑布宽达5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滚滚黄河水至此,3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中国古籍《书·禹贡》中只用八个字:“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将壶口瀑布的形象跃然纸上.
  两大著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烟”,更是罕见.亚洲飞人柯受良和黄河小子朱朝晖先后驾驶汽车和摩托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为陕西省和山西省共有著名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 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壶口.春秋季节水清之时,阳光直射,彩虹随波涛飞舞,景色奇丽.明陈维藩《壶口秋风》诗有“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句,可谓真实写照.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共评出“专家学会组”、“媒体大从组”与“网络 手机人气组”三类奖项.“媒体组”与“人气组”分别以媒体投票及网友、手机用户投票的方式各产生12个获奖地方.而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岛、海岸、瀑布、冰川、峡谷、城区、乡村古镇、旅游洞穴、沼泽黄河壶口瀑布景观(18张)湿地等15个类型. 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壶口瀑布位列其中.
  2010年7月5日,壶口瀑布出现的半清澈半浑浊交界的并流景观,十分壮观.
  山飞海立
  山飞海立是对壶口瀑布磅礴气势的形容,黄河穿千里长峡,滔滔激流直逼壶口,突然束流归槽,形成极为壮观的飞瀑,仰观水幕,滚滚黄水从天际倾泻而下,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构成壶口瀑布的核心景观. 壶口瀑布
  晴空洒雨.悬瀑飞流形成的水雾飘浮升空,虽然烈日当空,但在瀑布附近,犹如细雨,湿人衣衫,这也是水底冒烟所产生的又一有趣的景观,一般越接近河面水雾越浓密,因而,在水底冒烟时,岸边观瀑难免衣服湿漉漉,如在轻洗.
  旱天惊雷
  黄河在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只有在壶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
  冰峰倒挂
  隆冬季节,龙槽冰封,两岸溢流形成的水柱如同大小不一的冰峰倒挂悬崖,彩虹时隐时现,游移其间,七彩与晶莹映衬,使游人无不叹喟造化之神奇.
  十里龙槽
  壶口至孟门约5公里,在这段400多米宽的箱形峡谷的底部,黄河水流下切,形成一条30—50米宽,10—20米的深槽.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以每秒数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归于此槽.由于传说它为龙身穿凿,故取名“十里龙槽”,也称“十里龙壕”.是壶口瀑布溯源上移,瀑下深潭随之连续延伸所形成的,此深槽嵌在原谷底基岩河床中,槽旁原河床底的大部分,成为非洪水期的河岸,这种河岸比较宽、平,全由坚硬的砂岩构成,近水处,几乎没有一点砂石,平坦的可以在上面行车,“旱地行船”正是利用了这种地质地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