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鲁迅自传》的题材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2 16:37:38
《鲁迅自传》的题材是什么?
《鲁迅自传》的题材是什么?
“传”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也称为“传记”.从创作方法来说,传记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类属文学范畴,多用形象化的方法,描写各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即所谓传记文学.从篇幅长短来说,传记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从立传人物来看,又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是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书或文章;他传是记叙别人的思想、经历、言行的传记,一般是对在某个方面有突出成就并有较大影响的人写传.《鲁迅自传》是一篇人物传记,属于自传、小传和历史性传记.这篇人物小传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不铺陈细节,语言简捷严谨,宛如一篇写得较为简略的小结.
鲁迅被公认为是我国近现代最深刻、最复杂、最矛盾、最具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文化巨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通过《鲁迅自传》,我们可以了解鲁迅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知道,鲁迅无论其经历还是思想,都极为丰富,鲁迅的传记完全可以写成一部厚厚的大书.事实上人们研究鲁迅的书文成百上千,我们也完全可以根据众多的其他材料,复活一个比本文更为鲜活、具体的鲁迅形象.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和《社戏》、《故乡》等,这些我们学过的鲁迅作品均可与本文结合起来,供我们了解一个血肉丰满的鲁迅.譬如,鲁迅的家世是怎样的?鲁迅的童年过得怎样?鲁迅家遭遇了怎样的一场变故?家庭景况沦落到怎样的境地?鲁迅为什么考入水师学堂后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呢?如果说出国前鲁迅多次的人生选择多是被迫的、无奈的,那么留学日本后,鲁迅也经历了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同学们还可以联系时代背景,谈谈对鲁迅回国后从这个学校辗转到另一个学校的理解,看看怎样的鲁迅,如何就像一头困兽,为生活,更为救国救民的理想在黑暗的旧中国左冲右突.
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虽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周家是—个典型的书香门第.一个小孩子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初出人世即不愁吃穿,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百般照顾自己的家人,有好玩的朋友,有迷人的乐园,有博学的老师指点,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鲁迅的童年应该说是很幸福的.岂料,鲁迅的祖父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下狱.狱中的打点需要钱,父亲一病三年也需要钱,家道急剧衰落,以至于学费都无法筹措.且家庭败落后,亲戚族人也都一个个换了嘴脸.这种急剧的变化,使鲁迅深刻地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和人生的阴暗面,从而形成了鲁迅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鲁迅因为没钱求学,无奈选择了为当时所不取的水师学堂.俗话说:“便宜无好货.” 水师学堂虽然不要学费,但教员水平极差,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直到鲁迅离开二十年后,江南水师学堂还有教员公然在课堂上断言:“地球有两个,一个自动,一个被动,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鲁迅选择学医,是确知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助力,想通过学医,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状况,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但后来认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想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来达到富国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宏愿.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如果出国前的鲁迅更多的是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奔波的话,出国后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则成长为一位拥有救国救民理想、积极探索救国道路的志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