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辩论大赛论据我们是新生辩论的题目是:“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对于当代青年哪个更重要”我方辩论的是“思想道德重要”现在请大家帮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7 00:47:04
辩论大赛论据
我们是新生
辩论的题目是:“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对于当代青年哪个更重要”
我方辩论的是“思想道德重要”
现在请大家帮忙找找材料
最好是一针见血的,不要长篇大论
也可以帮我想想对方会说什么
这样我能想想对策
200分献上
最好能引用古人的话
辩论大赛论据我们是新生辩论的题目是:“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对于当代青年哪个更重要”我方辩论的是“思想道德重要”现在请大家帮
无数的家庭是组成了我们的国家,一个国家的综合情况在每个家庭中都有所反映.家庭的道德教育也影响着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道德水平.国与家,就是这样,每一个的命运,感情,都会与国家的命运牵连在一起.
所谓家庭道德就是调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社会主义社会家庭道德的特点是: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指导,夫妻之间以诚相见,互敬互爱,尊敬长辈,赡养父母,抚养教育子女,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等等.
家庭是现代人类生活的出发点.人类进化过程中,家庭一直是支撑点.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个问题看似普通,却让我们每一个人的都觉得这是一个难解的题.要不就不会有那样一句话说:5+2=0了,学校的五天的教育,不如孩子在家休息两天,每当周一时学生的作业,纪律等等比平时上课时全差,这全得益于家庭教育没有跟得上.因此,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庭首先要教会我们我们的根在那里,要热爱自己的家人、家乡,具有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我们是受过教育的,我们肩负着国家的荣辱啊,人家看到我们,看到我们的孩子就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看看小学生就知道三十年后的中国是什么现象.如果他品德良好,道德高尚,爱国,二十年后国家就有希望.如果看见这个小朋友很爱国,很有礼貌,很有道德,那么三十年后的中国人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否则看着他怠惰、自私、傲慢、无礼、没有水准,就知道三十年后的中国就是那个样子.
渍纸的故事,当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的报纸都登文惊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就是因为没有一张废纸,就使全世界为之惊讶.再看看我们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镜头,当人们散去后,满地的废纸,到处乱刮!如果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人,怎么会让这种情况发生?
小时候,父母带我深夜驱车从天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当国歌奏响,解放军战士展开五星红旗的那一刻,妈妈对我说:“这是你的祖国,未来需要你去建设,好好努力吧.”望着徐徐升起的国旗,心中那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举一个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的案例:张家港市实验学校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女同学把在校园里捡到的一块手表藏在书包里打算带回家,老师发现了就给她讲道理,没想到她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妈妈说了,捡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于是,老师找来了她的家长,告诫他们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德.老师的话没有激起这对夫妇什么反应,可说到他们的孩子最近学习不太好时,父亲的情绪顿时激动起来,“小孩子小偷小摸不算什么,长大了会改的;学习不好可不行,将来要吃大亏.老师可得为我抓紧点!” 我们很多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立志要当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或企业家,却忽略了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在很多父母总是爱对孩子说:"你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用你做."在父母们看来,只要学习好,其他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就更不重要了.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培养出来的却是一个没有责任心,不懂得关心他人的人,我们的很多研究都证明了一点:一个缺乏责任心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也不会太好.所以,让孩子养成劳动习惯,既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也是我们的教育途径.
不少孩子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甚至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一些家长片面追求孩子的智力发展,二是看不起体力劳动,三是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四是家长怕孩子不会干活,笨手笨脚,说不定还会损坏东西.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12岁的小女孩问妈妈,为什么我们每天在自己家里走路,都要轻轻的像怕踩着地雷似的?妈妈说,我们走路声音大了怕楼下的爷爷奶奶受不了.小女孩说,我们楼上为什么总是弄得声音那么响?妈妈说,因为楼上家里有一个3岁的小弟弟,他要长大,需要蹦呀跳呀的运动.小女孩说,这不是说该委屈的就是咱家呀.妈妈说:能为别人着想是天下第一等学问.我想,这位以行动和道理教孩子为别人着想,即教孩子做人的小女孩的妈妈,对"天下第一等学问"的理解和实践,既是一种伟大的智慧和美德,也是一种对孩子终生负责的最伟大的爱.
缺乏爱心和同情心,不关心他人,甚至连父母也不关心,更没有集体观念的人,长大以后怎么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冲突,怎么能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又怎能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中立足生存?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高尚情操,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个性品质,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要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意识和习惯.我在一年级的时候扶助一位贫困山区的同龄小朋友,通过信件交流,爸爸用自行车驮着我到附近的邮局认真的填好汇款单,那是小伙伴的学费.后来在信中得知他的母亲去世了,妈妈听我读完信后默默地说了一句话,以后多寄一倍.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关心身边的人,这样才能体会到社会的温暖.
现在的孩子多数不懂得节俭,乱花钱、随便浪费的现象相当严重.有一所小学,捡拾的物品堆满了一间屋子,大至皮茄克,小至铅笔、橡皮.学校多次广播,要求孩子们去认领,却没有人去.一次家长会上,校领导讲了这件事,说再不认领就处理给废品收购站了,也只有几个家长带着孩子去认领.这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培养孩子节俭的好品质,孩子的资金大部分都是由家庭提供的.要教会他们如何去理财,把钱花在什么地方上,而不是宠着孩子,放纵他们的攀比.
损坏别人的物品要赔偿,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认.做为家长一定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给孩子的人格形成树立反面的榜样.
一高年级学生因为玩纸卡片,打了一低年级的学生,结果高年级学生家长来了后,竟然不陪礼道歉,还说是低年级的孩子先动手,虽说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后果,但是家长的这种不负责任的教育,将影响孩子终生,让他不承认自己的不足,学会给自己的错误行为找种种借口.
小旭和同学要到山里去参加为期两天的野营活动.学校向他们介绍了营地的一些情况,并为他们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议,让孩子们自己回家去准备营地生活用品.妈妈问小旭是否需要帮忙,小旭说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在他出发前,妈妈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足够的衣服,因为山里要比平原冷得多,显然小旭忽视了这一点.妈妈还发现他没有带手电筒,这是野营时经常需要带的东西,但是妈妈并没有给他更多的提示.
小旭高兴地走了.过了两天.等他回来时,妈妈问:“怎么样,这次玩得开心吗?”
小旭说:“我的衣服带得太少了,而且由于我没有带手电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别人借,这两件事搞得我好狼狈.”妈妈说:“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
“我认为那里的天气会和这里一样,所以只带了平常穿的衣服,没有想到山里会那么冷!下次再去,我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在妈妈和小旭的一问一答中,妈妈帮助小旭总结了计划不周的教训.其实,这位妈妈完全可以在事先提醒孩子,但她认为,经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因此,她没有提醒孩子,而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尝到自然惩罚的后果,从而逐步学会有条理地安排一切事情.
作为家长,如果不重视培养孩子做人的基本素质,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其它的一概不管,那么培养出来的就可能是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不管他有多么高的学识,也很难说他是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甚至还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在平时就要培养他们自立,自理能力,重视自我教育.
总之,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而是一项繁重复杂的工作,要贯穿的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中,内容也包罗万象.希望我们每位家长都能把孩子培养成具有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的人.人的道德品质,从广义上讲,都是通过教育和修养形成,并通过教育和修养不断提高.作为家长,应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特征,对孩子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家庭德育必须从小抓起.因为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
从一个孩子身上就可以看到一个家庭的道德水平,所以父母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益于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无疑是一个家庭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