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巧妙运用语言的故事,以及他的巧妙之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7 07:57:24
巧妙运用语言的故事,以及他的巧妙之处
要多,短些没关系
巧妙运用语言的故事,以及他的巧妙之处
参考例文3篇,巧妙之处不用我说了吧:
垃圾桶的对话
上海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 刘冰
小朋友,你一看到这个题目,准会说,哎,垃圾桶怎么还会说话呀,骗 人!我没有骗你们,下面我就给你讲讲它们是怎么对话的.
一天下午,一只绿色的垃圾桶对它的老伙伴白颜色的垃圾桶说:“现在 生活好了,人家都不知道节约了,浪费的东西可真多.就拿我们来说吧,以 前吃的是什么?是一些菜叶、馊饭、鱼骨头……现在可不比从前了,每天我 吃的净是好东西,把我的肚皮都快撑破了,什么法式面包呀、大红苹果呀、 熏鱼呀,我全吃过.” “嘿,这算什么!”白颜色的垃圾桶抢着说:“你再 看看我的肚皮里,火腿肠、风干肠、大鸭梨,就连市场上很难买到的广东香 肠我这里也有.有一次,一个人把一瓶白酒扔到我的肚皮里,害得我喝了一 大瓶,醉倒了.”这时,走过两个小男孩儿来,他们俩把手中的皮蛋、面包 全扔在了垃圾桶里.其中一个长得又白又胖的小男孩儿说:“我妈真是的,每天都要我吃一个面包加香肠,喝一杯牛奶,我都腻了,所以我想出了一个 绝招儿,这个绝招儿我使用了好几回,没有一次让妈妈发现.我把这个绝招 儿告诉你,你可别告诉别人呀!”那个小男孩儿把嘴放在另一个男孩儿的耳 朵上,悄悄地说:“我每天在家喝完牛奶,跟妈妈说快迟到了,拿起面包就 走,出了家门,就把面包扔在垃圾桶里.” “我每天趁妈妈没注意,把牛奶 倒在水池里,用水冲干净了.”那个小男孩儿也这么说.两个小男孩儿说完,笑着走了.这时,绿颜色的垃圾桶气愤地说:“这两个小男孩儿脸皮真厚,还有脸 说呢!有一次我去垃圾站,看见那里遍地是好吃的,有许多我还没见过呢!我看别的垃圾桶也都是肚子里的食物冒了尖,吃也吃不完.”说完,它无可 奈何地摇了摇头.白颜色的垃圾桶附和道:“是呀,是呀!有一次,我去边 远山区参观访问,见到那里的人们连吃饭都有问题,根本就没有浪费的现象,人们都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那里的垃圾桶说,人们每星期给它们洗一次澡.虽然吃得不好,但却懂得了人要有勤俭节约的好品质,不能太铺张浪费.” 白颜色的垃圾桶说完很感慨.
正在这时,有一位小朋友又拿着东西来扔了.他把东西往里倒,可东西 却又回来了,他惊讶地看着垃圾桶,张大了嘴巴.垃圾桶痛心地说:“小朋 友,生活不能太浪费了,要从小懂得节约,这样长大了才会有勤俭节约的好 品质.”那位小朋友感到很惭愧,拿起没有吃完的食物,诚恳地对垃圾桶说:“我一定听您的话,一定改掉这个坏毛病.”
从此以后,绿颜色的垃圾桶和白颜色的垃圾桶虽然没有再吃到那么可口 的饭菜,但精神上却得到了满足.
伤心的花手绢
新疆第二汽车制造厂子弟小学 刘洁
花手绢哭丧着脸,眼泪直往外涌,它的身上都是黑泥巴.这是哪个小淘 气弄的呢?原来是它的小主人——晶晶.晶晶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红扑扑的脸蛋,胖乎乎的一双小手,在 班里非常爱清洁,每次都被评为 “讲卫生的好孩子”.可一回家,他就玩泥 巴,玩够了,往手绢上一擦,把手绢搞得脏脏的.
花手绢用恳求的目光看着晶晶说:“晶晶,不要把泥巴往我身上擦,我 还要为你的健康负责呢!在家里你也要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呀!”晶晶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馒头诉苦
宁夏银川市新城区第三小学 孙凤刚
我——馒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食品.人们十分喜欢我和我的弟兄们,为了把我们打扮得漂漂亮亮,人们揉了又揉,搓了又搓,使我们形体美观,味道可口,把我们放进几层楼的蒸锅里,给我们洗蒸气澡.我们在热气环绕 下舒展筋骨,个个都变得又白又胖,个个都乐开了花.主人把我们取了出去,高兴地夸我们.我们听了主人的话,别提有多高兴了,都急着要为人们服务,让人们吃饱了去好好工作、学习.
主人把我的弟兄们差不多都吃了.我被一个小孩儿拿去当早点.他把我 带进学校,饿了咬两口,就把我扔进黑洞洞的抽屉里.他放学了,也不把我 带回家,还放在那里.过了几天,我开始变味了,没过几天身上又长了小疮.慢慢地,我身上长满了小绿毛,后来变硬发干了.我被冷落在那里,没人管,没人问.到星期五大扫除,一个小孩儿把我当成一个纸球扔在地上,扫到垃 圾堆.一会儿我的身上又是水又是泥,像个煤球了.我哭,我喊,我怒,都 没有用.他们这样不爱惜我,真使我痛心!
救救我吧,我不能再让他们糟踏了,我来之不易呀.我要为大家服务呀!大家要爱惜我呀!
再问: 额……我说的是巧妙运用语言解决尴尬危机之类的故事……还是谢谢啦
再答: “坐”与“茶” 苏东坡在任杭州刺史时,一次,只身一人穿着便服去游莫干山。时值盛 夏,苏东坡走得又渴又累,便到山中的一座庙宇内歇息。庙里的主事道人见 其衣着简单,便漫不经心地说: “坐!”又对道童随便吩咐道:“茶!” 待两人落座交谈起来,道人发现,来人言语不凡,学识渊博,暗想:此 人决非等闲之士。于是便请客人进厢房叙话。进屋后,道人热情地礼让道: “请坐!”又吩咐道童:“敬茶!”经进一步交谈,道人方知客人是当地的 刺史苏东坡,于是连忙起身施礼,引苏东坡走进客厅,并连声说道: “请上 坐!”又嘱咐道童: “敬香茶!” 看看天色已晚,苏东坡起身告辞,道人取来纸笔,执意请苏东坡题字留 念。苏东坡稍加思索,一挥而就: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此联以道人之语联缀而成,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字字如芒。道人见了, 悔不该 “见人下茶”,落得个出乖露丑。 “神来之笔” 某地有个颇有点名气的老员外,是个秀才,平日里十分自负,言谈之中, 连苏东坡也不在他眼里。有一年,正值他头房夫人六十大寿之时,听说苏东 坡即将从这里路过,他想:何不趁此机会和苏东坡一会,到时候出个题目将 他难住,岂不更加显出我了吗?但是,究竟出个什么题目呢?思来想去,他 写了一副对联挂在寿堂上: 这房老婆不是人 三个儿子都作贼 苏东坡路过时,老员外忙将他请到家里设宴款待。席间,老员外指着那 副对联假意谦虚道: “老朽才疏学浅,力不从心,此联写得不佳,请苏学士 点石成金。”苏东坡知道这是有意难为自己,遂命取过笔来,在那副对联上 刷刷点点,写毕,自顾自地喝起酒来。 老员外忙朝那对联看去,只见对联已变成: 这房老婆不是人,好似仙女下凡尘 三个儿子都作贼,偷来仙桃献母亲 老员外看完,连忙冲着苏东坡躬身下拜,口中说道: “苏学士不愧一代 名流,所续之联,意及天庭,真乃神来之笔,老朽甘拜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