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没有标准的选择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焦虑.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8 16:22:30
没有标准的选择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焦虑.
一:用自己的话解释:
其实是两句话,(谢绝长篇无关的转贴.)
1、没有选择的标准的生命中不堪忍受之重的本质主义的肆虐.
2、没有标准的选择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的焦虑.
二:本质主义,存在主义用你自己的话是什么?
三:第一句的之重,是不是说人受的椵锁太重;而第二句之轻,是指没了椵锁,人类变得浮燥、空虚?(因为没了信仰,哪怕是迷信呢.)
你的理解是?
(这些基本上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明眼人一看便知,不懂的朋友,就别乱转贴了.)
没有标准的选择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焦虑.
所谓“没有选择的标准”,就是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标准”被异化为某种绝对确定、不容置疑、不可改变、至高无上的“神圣形象”,如欧洲中世纪的规范一切和裁判一切的“上帝”.对于这个作为“神圣形象”的“标准”,人们只能是顶礼膜拜,而根本无法“选择”.对于这个“标准”的任何蔑视或置疑,都会被视为离经叛道和大逆不道.生活在这种“没有选择的标准”之中,人们不能不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生命中不堪忍受之重”.人的每时每刻,都被像“宪兵”和“警察”一样的“上帝”窥视着、监督着,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需要向“无向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汇报”,这的确是生命中的不堪忍受之重.
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这种“自我异化”,人在“没有选择的标准”中的“不堪忍受之重”,表现在哲学的层面上,集中地体现为以“共相”扼杀“个别”、以“本体”凌驾“变体”、以“统一”排斥“选择”,这就是现代哲学所批判的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的肆虐”.
人在这种“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深切地感受到一种两重化的矛盾:一方面,“神圣形象”的消解,或者如尼采所说“上帝被杀死了”,人们既感受到没有了“窥视”自己、“惩罚”自己的“上帝”的解放了的愉悦,又感受到了一种没有“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的“标准”的空虚;另一方面,在“非神圣形象”即“法”、“政治”等等“世俗”化的“规范”中,人们既感受到新的“束缚”和“压抑”,又感到“非神圣形象”作为“标准”的“非神圣性”,因而也感受到一种无所皈依的烦躁.这种烦躁就是一种“没有标准的选择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的焦虑”.
“存在主义者把整个理念世界作为无用的精神建筑而加以抛弃,结果他们却碰到这样一个令人痛苦的矛盾:他们必须在一无选择的原则,二无任何他们可以用以衡量他们是否选择得好的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选择”,由此便造成了“存在主义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