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在科学发现过程中,有许多‘偶然的遭遇’请列举一些具体事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7 20:37:02
在科学发现过程中,有许多‘偶然的遭遇’请列举一些具体事例
在科学发现过程中,有许多‘偶然的遭遇’请列举一些具体事例
例牛顿被苹果砸头很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http://wenwen.soso.com/z/q129768217.htm
文章最后一段:
然而仍然有不少疑点存在,即:为什么在牛顿生前没有有关苹果落地的故事?为什么牛顿本人从没有在公开场合说过这种故事?为什么当时许多科学家或者牛顿的朋友都没有听过苹果落地的故事,而在牛顿逝世后才逐渐传出来呢?所以其真实性值得分析研究.
比较确凿的例子有X光:
1895年11月8日晚,伦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以前做过一次放电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的精确性,他事先用锡纸和硬纸板把各种实验器材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并且用一个没有安装铝窗的阴极管让阴极射线透出.可是现在,他却惊奇地发现,对着阴极射线发射的一块涂有氰亚铂酸钡的屏幕(这个屏幕用于另外一个实验)发出了光.而放电管旁边这叠原本严密封闭的底片,现在也变成了灰黑色—这说明它们已经曝光了!
这个一般人很快就会忽略的现象,却引起了伦琴的注意,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底片的变化,恰恰说明放电管放出了一种穿透力极强的新射线,它甚至能够穿透装底片的袋子.不过目前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射线,于是取名“X射线”.
于是,伦琴开始了对这种神秘的X射线的研究.
他先把一个涂有磷光物质的屏幕放在放电管附近,结果发现屏幕马上发出了亮光.接着,他尝试着拿一些平时不透光的较轻物质—比如书本、橡皮板和木板—放到放电管和屏幕之间去挡那束看不见的神秘射线,可是谁也不能把它挡住,在屏幕上几乎看不到任何阴影,它甚至能够轻而易举地穿透15毫米厚的铝板!直到他把一块厚厚的金属板放在放电管与屏幕之间,屏幕上才出现了金属板的阴影—看来这种射线还是没有能力穿透太厚的物质.实验还发现,只有铅板和铂板才能使屏不发光,当阴极管被接通时,放在旁边的照相底片也将被感光,即使用厚厚的黑纸将底片包起来也无济于事.
接下来更为神奇的现象发生了, 一天晚上伦琴很晚也没回家,他的妻子来实验室看他,于是他的妻子便成了在那不明辐射作用下在照相底片上留下痕迹的第一人.当时伦琴要求他的妻子用手捂住照相底片.当显影后,夫妻俩在底片上看见了手指骨头和结婚戒指的影象.
1896年1月5日,在柏林物理学会会议上展出了很多X射线的照片,同一天,维也纳《新闻报》也报道了发现X光的消息.这一伟大的发现立即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并很快传遍全世界.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数百名科学家为此进行调查研究,一年之中就有上千篇关于X射线的论文问世.
伦琴虽然发现了X射线,但当时的人们—包括他本人在内,都不知道这种射线究竟是什么东西.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知道X射线实质上是一种比光波更短的电磁波,它不仅在医学中用途广泛,成为人类战胜许多疾病的有力武器,而且还为今后物理学的重大变革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正因为这些原因,在1901年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上,伦琴为世界上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奖物理奖的人.人们为了纪念伦琴,将X(未知数)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
还有青霉素:
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 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在1928年夏弗莱明外出度假时,把实验室里在培养皿中正生长着细菌这件事给忘了.3周后当他回实验室时,注意到 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绿色霉菌.在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弗莱明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于1939年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和生物化学家钱恩.
通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实验,弗洛里、钱恩终于用冷冻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体.之后,弗洛里在一种甜瓜上发现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并用玉米粉调制出了相应的培养液.弗洛里和钱恩在1940年用青霉素重新做了实验.他们给8只小鼠注射了致死剂量的链球菌,然后给其中的4只用青霉素治疗.几个小时内,只有那4只用青霉素治疗过的小鼠还健康活着.“这真像一个奇迹!”弗洛里说道.此后一系列临床实验证实了青霉素对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疗效.青霉素之所以能既杀死病菌,又不损害人体细胞,原因在于青霉素所含的青霉烷能使病菌细胞壁的合成发生障碍,导致病菌溶解死亡,而人和动物的细胞则没有细胞壁.但是青霉素会使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所以在应用前必须做皮试.在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动下,美国制药企业于1942年开始对青霉素进行大批量生产.到了1943年,制药公司已经发现了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当时英国和美国正在和纳粹德国交战.这种新的药物对控制伤口感染非常有效.到1944年,药物的供应已经足够治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参战的盟军士兵.
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