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8 06:18:05
如何区分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判断句,分别如何翻译句子!!!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句
解题思路: 详见解答。(很高兴能为你解答!愿成为你学习上的朋友。如有不同意见,请发讨论。祝你快乐、进步!)
解题过程:
一、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就是宾语移置在谓语之前。翻译时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后
在文言文中,宾语(红色字)前置有下列五种情况: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沛公安在?(《鸿门宴》)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宋何罪之有?(《公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卖柑者言》)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
4)、介词宾语前置--把介词宾语移到介词之前,起强调作用。(注:一般出现在疑问句中)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孟子·滕文公上》)
  其有不合者,仰面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状语后置有四种情况:
1.含有介词“于”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做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这种情况下,介词“于”可解释为“向、在、把”。
例如: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分析:此句中的“于孙将军”为介宾短语,应该移到“求救”的前面做状语。
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析:此句中的“于市朝”为介宾短语,应该移到“谤讥”的前面做状语。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分析:此句中的“于其墓之门”为介宾短语,应该移到“立石”的前面做状语。
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2.含有介词“于”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做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形容词前做状语。这种情况下,介词“于”可解释为“比、同、跟”。
例如:①青……而青于蓝。(《劝学》)
分析:介宾短语“于蓝”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译文:青……而比靛蓝青。
②长于臣。(《鸿门宴》)
分析:介宾短语“于臣”应该移到“长”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我长(大)”。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③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分析:介宾短语“于世”应该移到“高”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世人高”。
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3.含有介词“以”的介宾短语,翻译时,一般都做状语。这种情况下,介词“以”可解释为“用、拿、把”。
例如: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分析:“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即“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介宾短语“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做“饰”的状语。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分析:“告以成功”,即“以成功告”,介宾短语“以成功”做“告”的状语。
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分析:“盛以锦囊”,即“以锦囊盛”,介宾短语“以锦囊”做“盛”的状语。
译文:并请出那三支箭,装进锦囊。
④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分析:“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介宾短语“以事”做“告”的状语。
译文: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
4.还有一种含有介词“乎”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这种情况下,介词“乎”可解释为“在”。
例如: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译文:在我之前出生,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多。
②风乎舞雩。(《论语·先进》)
分析:此句中的“乎舞雩”为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风”的前面做状语。
译文:到舞雩台上吹吹风。
文言文判断句几种常见的形式
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是”表判断,古汉语常常不用“是”来表判断。主要结构形式有下列几种:
  一、……者,……也。
  这是古汉语里最典型的判断句式,它相当于现代汉语“……是……”。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苏轼《石钟山记》)
  ——那噌吰的声音,象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的钟声啊。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司马迁《鸿门宴》)
  ——楚的左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教师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5.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现在叫做慧空禅院的地方,就是慧褒和尚的房舍和坟墓了。
  6.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现在念“华”字念成“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读错了。
  二、……,……也。
  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如: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记》)
  ——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2、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
  ——这就是(石钟的真像在社会上)不能流传的原因了。
  3.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苏洵《六国论》)
  ——所以燕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武力抵抗的成效啊。
  4.和氏璧,天下所供传宝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和氏璧是天下共知的宝物。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君子不是本性和一般人不同,只是善于利用外啊也。
  6.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杜牧《阿房宫赋》)
  ——一个人的心,也是千万人的心啊。
  三、……者,……。
  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 “者”表示停顿,在谓语不用“也”,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不过,这种句式比少。如:
  1.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粮食是老百姓种的。
  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同游的四个人,就是庐山陵的萧圭,字君玉;长乐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四、……,……者也。
  在谓语后面“者也”连用,也相当于“……是……”。如: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司马迁《鸿门宴》)
  ——他是沛公车旁任警卫的樊哙。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城北的徐公是最美丽的人。
  3.晏子,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晏子使楚》)
  ——晏子是齐国最善于辞令的人。
  这种句式,有时前面也用“者”。如: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那些孩子的老师,只是教他们念书,学习书上的句读,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和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五、……,……。
  主语和谓语后面都不用语气词,但仍然可译为“……是……”。如:
  1.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贾谊《过秦论》)
  ——陈涉是以破瓦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的穷人家的儿子。
  2.秦,虎狼之国。(司马迁《屈原列传》)
  ——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
  3.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勇士。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我本是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
  5.此亡秦之续耳。(司马迁《鸿门宴》)
  ——这是继续走秦国灭亡的老路啊!
  六、用“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1.已后典皆为板本。(沈括《活板》)
  ——以后的书籍都是刻板印刷的本子。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魏学洢《核舟记》)
  ——中间那个戴高帽子有许多胡须的是苏东坡。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现在人家是刀板,我们是被人宰割的鱼肉,还辞别什么?
  4.项燕为楚将。(司马迁《陈涉世家》)
  ——项燕是楚国的大将。
  七、用副词“乃、则、皆、诚、非”等表判断。如:
  1.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人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立为国君,应当立为国君的是公子扶苏。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就是在岳阳楼上见到的雄伟景象了。
  3.予购三百盆,皆病梅。(龚自珍《病梅馆记》)
  ——买了三百盆梅花,都是病病残的。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5.六国破灭,非兵不得。(苏洵《六国论》)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
  以上是判断句的几种常见的形式,而现代汉语中的“是”在文言文中,往往不作判断词用,而是指示代词“这,这些”。但也有少数“是”作判断词用。如:
  1.作代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这”。
  ① 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
  ——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② 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在汉、魏以后,“是”作判断动词的逐渐增多。
  ① 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关汉卿《窦娥冤》)
  ——不是我窦娥发下这无头脑的心愿,确实是冤情不浅呀。
  ②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像到处随水飘流的浮萍一样,在座的都是不相识的异乡人。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