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有哪一些课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3 21:59:39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有哪一些课文
sdf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有哪一些课文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
望洞庭 独坐敬亭山 忆江南
刘禹锡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 众鸟高飞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潭面无风镜未磨. 孤云独去闲. 日出江花红胜火,
遥望洞庭山水翠, 相看两不厌,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银盘里一青螺. 只有敬亭山. 能不忆江南.
自己选句
鹿柴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乌衣巷
王维 李 白 李 白 刘禹锡
空 山 不 见 人, 日照香炉生紫烟, 天门中断楚江开, 朱雀桥边野草花,
但 闻 人 语 响. 遥看瀑布挂前川. 碧水东流至此回. 乌衣巷口夕阳斜.
返 景 入 深 林, 飞流直下三千尺, 两岸青山相对出, 旧时王谢堂前燕,
复 照 青 苔 上. 疑是银河落九天. 孤帆一片日边来. 飞入寻常百姓家.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
〔一〕大明湖之春
作者:老舍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记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开的时候,也就是下午两三点钟吧,屋中就非点灯不可了;风是一阵比一阵大,天色由灰而黄,而深黄,而黑黄,而漆黑,黑得可怕.第二天去看院中的两株紫丁香,花已象煮过一回,嫩叶几乎全破了!
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
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多么响亮好听!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艇行沟内,如穿高粱地然,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又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所以,它即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湖之不大与不明,都因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这个,也许一时作不到.不过,即使作不到这一步,就现状而言,它还应当算作名胜.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满可以不算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可太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个湖是少不得的.设若我们游湖时,只见沟而不见湖,请到高处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灰亮光儿——黄河.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
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叨那里的龙井茶,藕粉与莼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不论怎么说吧,这些东西既都是水产,多少总带着些南国风味;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蓇葖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我写过一本小说——《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记得我描写过一段大明湖的秋景,词句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是什么什么秋.桑子中先生给我画过一张油画,也画的是大明湖之秋,现在还在我的屋中挂着.我写的,他画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这里大概有点意思.对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橛子”——大概是个塔吧——静静的立在山头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桑先生那张画便是在北城墙上画的,湖边只有几株秋柳,湖中只有一只游艇,水作灰蓝色,柳叶儿半黄.湖外,他画上了千佛山;湖光山色,联成一幅秋图,明朗,素净,柳梢上似乎吹着点不大能觉出来的微风.
〔二〕我眼中的西湖美景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杭州正是这样一个美不可言的城市,然而,众所周知,杭州美,美在西湖.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城,中涵绿水,波平如镜,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主要风景区有四十余处,重点文化古迹三十余处.闻名遐迩的“西湖十景”就散落在这山山水水、茂林修竹之间.然而“新西湖十景”更以其娇美艳丽点缀在人间天堂.
春华秋实,夏荷冬雪皆成景;
日娇月媚,晴好雨奇俱迷人.
西湖不但景色优美,还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呢:传说,玉龙和金凤在银河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璞玉,它们在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它们将宝石啄成了一颗绚丽夺目、银光闪耀的明珠.这颗明珠光芒四射,照到哪里哪便山明水秀,人寿年丰.这消息传到了天宫,王母娘娘认为这是人间异宝,派天兵天将抢走了这颗明珠.
不久,王母娘娘过生日,玉帝大宴群臣,召开蟠桃大会.王母娘娘在宴会上拿出名珠来炫耀.玉龙和金凤赶上天向王母讨回明珠,可王母娘娘不肯.众人在争夺中,不慎将明珠掉落人间,那明珠就变成了今日这波光粼粼的西湖,而玉龙和金凤随之追到人间,分别变成了玉龙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边.
现在,让我们仔细游览一下西湖风景区吧!来到西湖,便可看到一条贯穿西湖的林荫大道,这便是著名的苏堤.苏堤是北宋诗人苏东坡任临安刺史时,发动民工疏浚西湖,江湖中葑泥捞上堆叠而成的.每当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心已沉醉于这美景之中.
苏堤上共有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相邻,垂杨带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乘船游湖,享受人间奇景,可谓一大乐事.穿行在湖中,看着两岸美景,不禁令人赞不绝口!
接下来便来到了素有“小瀛洲”(“瀛洲”是古代仙岛名,可见历来人们就将这里比作“蓬莱仙境”.)之称的西湖三岛之一:三潭印月.全岛花木疏密相间,以翠柳,荷花,红枫,木芙蓉为主,四季花开不断,艳丽多彩,春,秋景色尤佳.岛内岛外湖面如镜,楼台花树倒影摇曳生姿,天光云彩相映,着实让人恍惚迷离,如入蓬莱.三潭印月美景还从岛上向湖上延伸.岛南湖面,三座瓶形小石塔鼎足而立,造型别致优美.塔顶如葫芦状,塔身呈球形,高出水面二米,中空,环塔身分布五个小圆孔,塔基为扁圆石座.三塔平面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边长六十二米.每逢仲秋时,皓月当空,水天相映,塔中点燃灯烛,与明月上下争辉.泛舟湖上,搅动满湖银辉,“月光映潭、影分为三”,天月,水月,塔月,心中之月,融为无限的悠思和寄托,怡然忘归.
小瀛洲的布局独特:园中有园,小中见大;迂曲多变,步移景异;花木扶疏,庭院深邃.它是经过公元18世纪初清康熙、雍正两个时期才形成的.除此之外,还有云栖竹径、虎跑梦泉、黄龙吐翠……可谓数不胜数.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此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