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知行合一”有哪些哲学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5/14 08:56:12
“知行合一”有哪些哲学意义?
“知行合一”有哪些哲学意义?
人要明白正确高尚的道义,要明白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而后人的意义在于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就是知、行合一.既不是说知在其中是绝对,也不是说行在其中是主导.而是说知是行的必然前提,行是知的必然结果.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经常只注意到最后修、齐、治、平那几句,却忘记了开始就说到的格物而后至知,达到心正.即:心正,是至善的关键.也就是需要培养、树立、明确自己的思维方向、觉悟之路,而后才可以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完成自己的责任.
只要正见稳固,其他的行为才会成为正确的有效的,如果没有正确的见解思维,则一切行为都是无意义甚至有害的.
再问: 依心学的方法,这样做才能算格物?
再答: 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这里关键的词是“格”,意思是分析、理解、归类总结。一个能治国平天下的人,必须要有对社会各种事物和现象都能有亲身实践和体验的过程。这就是“格物”的意思。
再问: 这样说来不是反而论证了“理是在外物上”,而不是在人心吗?
再答: 无论是心学、理学,还是佛法的禅、道家的道,都没有单纯去讲理在人心,也没有单纯讲理在外物,而是说物是物,理是理,物的变化表现就是理,但如果不被人的心所认知和理解就不能成为“理”,所以讲“理在物先”,不是现在唯物主义者批评唯心主义者所说的什么意识决定物质存在,这个在物之先或者之后,需要联系相关的文章字句来理解,说的是理的分析认识这个意思。事物的规律表现在事物产生变化之前。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自然而然,所以道家讲述是天道无为,佛法讲述是缘起而生,儒家乃至以后的理学心学讲的都是“事有本末,物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说是这个“道”字。故而,理的结论是人心对外物的认识知觉的结果,理的表现则是一切事物的本身,所以推导出理即是道,即是心,即是物,这样才能把三者联系起来。单纯去讲任何一方面都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古人的格物,注重个人自我内心对外界事物的分析和体验,所以叫“格”,否则直接说知就可以了,就不需要我们去思考什么了。
再问: 老师辛苦,再问一下:那可否理解为:心是镜子,可以照映出事物的“理”,但如果镜子不去照时,事物的“理”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理”必须是“心”与“物”的结合。 而“格物”是要将“镜子”擦亮,去除尘埃。就是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闲来勤拂拭,不叫惹尘埃。”意思?
再答: 老师可不敢当啊,就当是彼此交流心得。 你的比喻我觉得是很恰当的,心不做工,物的任何体现都反馈不到,也就无法总结出什么里路来,也就是所谓“浑浑噩噩”。 禅宗北派的神秀,其本意或许也就在此,不过他的错误是过度把“自我”边缘化了,也就是将自己等同于外物,忘记了主人的作用。以你的比喻话说,认为自己就是反馈的镜子。而南宗六祖慧能则说,心就是心,就是这面纯粹的镜子,没有任何污染不污染的问题,再污染他也有自己的本体。而心的控制者需要有个“我”,不知道“我在何处”“我在哪里”,那么心才会被污染。这里就是前面说的,看到了理,自己不思索不觉悟,一样等于看不到。格物的目的是与“知”同在,致力于行,这样才全面。慧能与神秀的区别就在于怎样把自己和心、和镜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