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新闻评论与新闻事实的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7 22:07:38
新闻评论与新闻事实的关系
新闻评论与新闻事实的关系
新闻评论中还有一种地位更重要的事实,那就是等待着分析与判断的新闻事实,它是新闻评论的对象.
  我们正处于一个新闻评论迅速发展的时期.由此产生的更为充分和丰富的评论形态,使新闻评论的规律比以往更清晰地显现出来.这自然会促进对新闻评论的深入认识.近些年来时评复兴的突出特点,就是其事件性选题和事实判断性质,因此新闻事件在评论中也就呈现出与以住不同的地位与作用.
  一篇新闻评论中除了观点,就是事实.对于新闻评论中事实的不同地位、作用的理解,有益于更深入地把握新闻评论的构成,理解新闻评论的思路与结构,也有益于在写作中自觉地运用.
  新闻评论中的事实,人们常常说到的作用有两种:即由头与论据.
  由头是放在新闻评论开头部分,用于挑开话题引出议论的材料.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如原人民日报评论员范荣康在《新闻评论学》一书中说:
  “多数新闻评论,不过是拿新闻作‘由头’,从新闻生发开去议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类问题仅仅有一个新闻由头并不足以证明,仍然需要用论据,特别是事实论据加以证明.”
  由头是新闻评论的事实起点,一般在文头叙述;它对应着的是“就事说理”的思考路径及相应的结构.作为论据的事实则是在论证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插入的事实材料.
  但实际上,在由头与论据之外,新闻评论中还有一种地位更重要的事实,那就是等待着分析与判断的新闻事实,它是新闻评论的对象.作为评论对象的新闻事实有着由头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为作为由头的新闻事实的作用只是为了挑开话题,并不一定要对由头本身进行深入判断.而作为评论对象的新闻事实,却要求作者必须进行判断.辨识新闻事实在一篇新闻评论中是作为由头还是评论对象,实际上是在辨别新闻评论的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思考方式.以新闻事实作由头的评论,往往是从这个新闻事实出发,(实际上最终离开了这个新闻事实)展开思考,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而以新闻事实作对象的新闻评论,则把思想始终集中在新闻事实本身,即使引述其他新闻事实也是为了说明这个新闻事实,最终得出一个关于这个新闻事实的具体的判断.如果说,由头是新闻评论的事实起点的话;那么“判断的对象”,则既是事实起点,也是认识的终点.
  “由头”带出的新闻评论,是为了说一个道理;“对象”带出的新闻评论,就是为了判断新闻本身.前一种新闻评论在过去很多年里是主流;后一种新闻评论,则在当代应和了读者更迫切的需求.过去的新闻评论教材往往只讲到由头和论据这两件事实的作用,而不及评论的对象,这主要是因为,过去很长时间里我国的新闻评论,基本上是“就事议理”型的;基本上是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新闻事件本身作为一个事实,并不是判断的对象.今天,随着时评的广泛发展,新闻评论选题的开阔,以及读者对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越来越旺盛的认识需求,新闻事件作为判断对象的地位日益突出了.
  那么,作为判断对象的新闻事实为什么不同于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呢?这也很容易理一个有待于认识的事实本身,不可以作为自己的论据.否则,就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了.
  比较下面两篇名人去世的消息,我们就可以理解事实作为由头与作为评论对象的不同:
  《从哀悼张伯伦说到英国传统外交政策》
  英国前外相奥斯丁·张伯伦前晚逝世,英法两国政界都表示哀悼.以奥斯丁·张伯伦的致力于国际和平,肯毅然使英国负担国际义务,在国际风云紧张的今天,失去这样一个人,不仅英法政界要哀悼,欧洲及全世界的人士,也都要表示惋惜的.
  奥斯丁·张伯伦是典型的英国政治家,但他除有一般“英国绅士”的优点以外,在国际关系的了解程度上,比一般“英国绅士”要更能把握现实.传统的英国对外政策,“是怕事”和“取巧”.奥斯丁·张伯伦在一九二五年签订洛加诺公约时,敢不顾英国国内的攻击而接受保障的义务,这就是他的见解高于一般“英国绅士”的地方.
  英国的“怕事”政策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是事件发生得愈多而愈益扩大;“取巧”政策的结果,是“弄巧成拙”.在远东方面是如此,在地中海方面也是如此.英国的绅士们似乎在饱经教训之后已有一些觉悟了,但是觉悟的程度是有限的,在远东和地中海问题上,事实所表现的,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怕事和取巧”政策的本质,所差异不过是程度的不同而已.而这种小部分的改变,必然并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
  我们虽然指出英国传统政策的弱点,但并不希望英国绅士会马上作极大的转变,因此,我们不得不时常警惕着不要过分相信传统政策下的“贿赂品”——牺牲一部分以满足侵略者的欲望的“贿赂品”;而贿赂的结果,必须非牺牲全部不可.(1937年3月18日《立报》,作者:恽逸群)
  在上面这篇评论中,英国外相张伯伦之死或张伯伦本人,都不是评论要判断的对象.他们只是作者为了评论英国外交政策的一个由头.
  《马加罗甫死》
  呜呼!马加罗甫死,而俄国极东之运命尽矣.自仁川旅顺之屡挫,固已奄奄一息矣.马氏至而军容复振,所作海军战术论,日本学校以为教科书.日人方惴惴焉,为逄蒙不能杀羿之虑.而孰意其自沉以死耶.马氏论战,重精神,轻物质.故到旅顺后,并不以残舰自馁,常欲奋死出港,以为联合海参崴舰队之计.乃竟以其旗舰触击于自设之水雷而轰毙.希则,物质诚有未可忽者耶?俄廷以阿列可塞夫骄疏而取败,且取败于区区一岛国,视为奇耻大仇,不报复不已.于陆军之苦氏,海军之马氏,皆军事界第一人,如车两轮,如鸟两翼,全国之视线皆集于兹.今也,忽弱其一个,以马氏偏重精神之理推之,其军气之摧陷,民心之动摇,当达极点.是岂非夺俄之魄而为极东一败涂地之先征与?旅顺残舰,不日消灭;海参崴亦将被日本探囊之取,而黑海、波罗的海舰队,又决不能东赴.于是,俄国极东无海军.日本陆军既战胜于韩境,而满洲又可以择地而上陆,乘俄军人心震栗,与夫胡匪之乘机而内扰以夹击其腹背.彼苦氏者亦将有一不能支厦之惧.于是,俄国极东之势力尽.乌呼!马氏之死,其影响于俄者大矣.(摘自1904年第一期《东方杂志》“时评”栏目)
  显然,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俄国海军前线统帅马加罗甫之死这个新闻事实在这篇评论中是作为判断对象出现的:评论就是要回答马加罗甫之死给俄国在远东军事形势所带来的重要影响.这是一个涉及因果联系的事实判断.
  下面专门说说作为论据的事实.
  美国出版的一部言论教程《批判性思维与传播:论说中的推理应用》(CRITICAL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use of Reason in Argument).一书中,两位作者Edward S. Inch和Barbarrw Warnick对论据提出了如下要求:
  可靠(Reliability)、专业(Expertise)、客观(Objectivity)、一致(Consistence)、新鲜(Recency)、相关(Relevance)、接近(Access).
  论据为什么要“新鲜”呢?
  其一,从接受的角度说,作者独立积累或搜集的事实材料,本身具有评论“附加值”的作用,可增加评论本身的新闻性、新鲜感,使读者爱读.
  其二,论据要“新鲜”,还因为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的接受效应:“当人们最初遇到一个论据的时候,总是被它触动,并试图消化、顺应它,使他与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和谐.一旦这个论据进入了他的知识结构.但他再遇到它时,便很难再受到那么大的触动.对论据效果的研究表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总是更多地被那些新的信息所影响,而不是那些已经听说过的信息.”
  其三,从写作的角度说,只有充分的、高质量的事实材料,才可能充分触动作者自己的思考,把思考抬升到一个较高、较为开阔的层面上去,作出更高质量的判断.
  论据的“一致”又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指作者所提供的一个论据应与他的其他论据一致,否则会出现自相矛盾的致命弱点.
  而论据的“接近”,则指评论者与论据的距离要“接近”——不能是转了好几手的材料,因为传播距离越远,中转层次越多,可靠性就越低.除了直接的、权威的论据来源,转载的消息,只有沿着转载的方向上溯彻底查清其来源是否可靠,方可放心使用.2004年8月24日,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栏目发表一篇评论《为什么第二代身份证要日本企业造》,作者根据网上转载的含糊报道推断事实,结果自己成了制造假新闻的源头,以一篇评论的体裁最终被评为“2004年十大假新闻”之一.这样的教训,是值得汲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