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生物 > 作业

跪求华师大版八上科学 第七章 人体的新陈代谢 复习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生物作业 时间:2024/04/29 13:09:09
跪求华师大版八上科学 第七章 人体的新陈代谢 复习提纲
跪求华师大版八上科学 第七章 人体的新陈代谢 复习提纲
《植物的新陈代谢与人体的新陈代谢》专题复习
一、植物的新陈代谢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水 根尖成熟区 导管 植物各处
3、植物的蒸腾作用
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地提供原料.
气孔 植物体
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将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地进行.
5、绿色植物地光合作用
CO2+H2O 有机物+O2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6、呼吸作用
有机物+O2 CO2+H2O+能量
7、光合作用的产物及原料——见光合作用的公式
8、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O2,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O2的需要,其余的O2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的消耗大气中的CO2,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CO2和O2的相对平衡简称碳——O2平衡.
9、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种植农作物时,即不能过密,也不能过稀,应该合理密植.
二、人体的新陈代谢
(1)消化和吸收系统?
一、 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1、 蛋白质:①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17.15千焦/克)②为人体的活动提供能量
2、 糖类:①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17.15千焦/克)②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
3、 脂肪:①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作备用能源物质贮存)(38.91千焦/克)②构成细胞 的一种成分
4、 维生素:(含量少,不供能,也不构成细胞成分,)
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正常视觉.缺乏症:皮肤粗糙,
夜盲症
维生素B: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症: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功能.缺乏症:坏血病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骨骼发育.缺乏症: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5、 水:(60%-70%) ①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②维持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6、 无机盐:构成人体的重要材料(如钙、磷、铁等).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二、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系统 唾液腺-分泌唾液(内含唾液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胃 腺-分泌胃液(能消化蛋白质)
消化腺 肝 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使脂肪变为脂肪微粒)
胰 腺-分泌胰液(能消化分解淀粉、蛋白质、脂肪)
肠 腺-分泌肠液(能消化分解淀粉、蛋白质、脂肪)
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的有:唾液腺,肝脏,胰腺
三、 牙齿的结构和保健
1、 结构: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
牙冠表面覆盖一层乳白色釉质(人体内最坚硬、损坏后不再生)
牙根:牙本质外为牙骨质,牙髓内有血管和神经,牙颈外有牙龈.
2、 保健:龋齿病为病菌侵入牙髓而引起发炎.
不仅早上刷牙,晚上也要刷牙,饭后立刻漱口.
四、 胃的位置和结构特点:
1、 位置:左上腹部
2、 结构特点:胃壁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分为黏膜(向下凹陷,
形成胃腺)、黏膜下层,肌肉层(平滑肌),浆膜四层.
3、 功能:暂时储存食物,进行初步消化(蛋白质)
五、 小肠的结构特点:
1、 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增加面积,适于消化、吸收)
2、 小肠壁由内向外依次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属平滑肌),浆膜四层.
3、 小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适于消化、吸收)
4、 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很薄(一层上皮细胞,适于吸收)
5、 肠液、胰液、胆汁均进入到小肠腔内(适于消化)
小肠的特点使其成为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六、 消化的概念: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溶于水的形式,能够穿过绒毛壁毛细血管壁)的过程,叫做消化.
七、 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1、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物质性质不变).
2、在各种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下,使食物中的各种成分分解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这是化学性消化.(物质性质改变)(37度消化酶的作用最强)
这两种消化方式在消化过程中密切配合,同时进行的.
八、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1、淀粉 酶 麦芽糖 酶 葡萄糖
口腔、小肠 小肠
2、蛋白质 酶 氨基酸
胃、小肠
3、脂肪 胆汁(无酶) 脂肪微粒 酶 甘油+脂肪酸
小肠 小肠
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不经过消化直接吸收.
九、 吸收的概念: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十、 营养物质的吸收:?
1、 口腔、咽、食道基本无吸收能力.
2、 胃:吸收少量的水.
3、 小肠(主要吸收器官):全吸收(基本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但大部分脂肪成分(甘油和脂肪酸)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
4、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2) 呼吸系统
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呼吸道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呼吸系统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吸入的空气等作用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 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1、 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2、 结构:支气管分支末端形成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薄(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 功能:壁薄,适于气体交换在肺泡与血液间进行.
三、 肺的通气――原理:呼吸运动
肺的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它与呼吸运动密切相关.
呼吸运动:
平静吸气:
前后径
肋间外肌 胸廓 左右径 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进入肺
收缩 增大
膈 肌 胸廓 上下径 吸气末 肺内气压=大气压
平静呼气:
前后径
肋间外肌 胸廓 左右径 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
舒张 缩小
膈 肌 胸廓 上下径 呼气末 肺内气压=大气压
深吸气、深呼气有胸部、腹部肌肉参与(主动呼吸).
四、 呼吸频率:
每分时间内呼吸的次数,随年龄、性别、活动情况不同而不同(16-18次/分)
五、 肺活量:
人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随人的年龄、性别不同而不同,测量可用肺活量计或测胸围差,取最大值.
六、 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如图十六)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
七、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泡内氧含量总比肺部毛细血管中多,氧扩散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绝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体循环,将氧送到全身各处组织里.
八、 组织液里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内氧含量总比组织处毛细血管中的少,氧与血红蛋白分离扩散到组织细胞内,同时二氧化碳扩散到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产生于全身各处的活的组织细胞.
九、 呼吸的概念: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3) 排泄系统
一、 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1、 概念: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全部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2、 途径:A、一部分水和少量无机盐、少量尿素以汗液形式由皮肤器官排出.
B、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C、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则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主)
二、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的场所
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尿的通道)
三、 肾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1、 位置: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旁
2、 结构:基本单位: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皮质(外、色深)内有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肾脏 髓质(内、色浅)内有肾小管(外包出球小动脉分布成的毛细血管网)
肾盂
3、 功能:形成尿的场所
四、 肾单位结构
肾小球(滤过作用) 毛细血管球
肾单位 肾小囊(腔内含原尿) 内、外壁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管腔与肾小囊腔相通,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五、 尿的形成:包括滤过、重吸收、分泌三过程
1、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可经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2、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有用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出球小动脉分支成的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3、 肾小管分泌作用
肾小管上皮细胞将产生的物质分泌到肾小管的管腔,与原尿一起流出肾小管,形成尿.
六、 排尿的意义
1、 排出废物
2、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
3、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浆与原尿区别: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血浆与原尿相同点:大分子蛋白质外的其他物质浓度基本一致.
原尿与尿液区别: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但含氨,尿液中无机盐、尿素浓度比原尿中高.
(4) 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 循环系统的组成: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
二、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遍布全身的管道系统.
三、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水(91%-92%),蛋白质、葡萄糖(0.1%)、无机盐(0.9%).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无细胞核,两面凹圆饼状,中等大小;
男:5.0×1012个/升,女:4.2×1012个/升,
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血细胞 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最大;
4-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和异物,防御和保护
血小板:无细胞核,体积最小,100-300×109个/升;
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特性:在含氧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性质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血液的功能:1、运输(红细胞、血浆);2、防御保护(白细胞);3、调节体温.
贫血:血液里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贫血患者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四、 血量和输血:
成年人血量约为体重的7%-8%,健康人每次输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一次失血不能超过血量的10%.血型有A、B、O、AB四种.若受血者与输血者血型不同,红细胞会凝集成团,故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五、 血管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种类 动 脉 静 脉 毛 细 血 管
结构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 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弹性最小,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功能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使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六、 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1、 位置: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
桃形,同本人拳头一样大.
2、 结构: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
右心室四腔,同侧的心房心室相通,心室与
动脉相通,心房与静脉相通,另有房室瓣向
心室开,动脉瓣向动脉开.
3、功能: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七、 血压:
1、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血压.
2、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叫收缩压:12—18.7千帕.
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低数值叫舒张压:8—12千帕
3、 测量部位:上臂肱动脉.
4、 记法:收缩压/舒张压 千帕 例:正常:15/10千帕;非正常:20/13千帕
高血压:>12千帕(舒张压) 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