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液体加热棒的工作原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15 17:21:18
液体加热棒的工作原理?
请问液体加热棒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只要把金属片捏几下,液体就变成固体了,然后变得很热,里面是液体是什么物质啊?为什么金属片捏几下就变成固体了?
液体加热棒的工作原理?
原理:溶质在溶剂中的可溶性是不变的例如食盐(Nacl)在水的可溶性在室温时是36g/100mL水当溶液中的浓度与其可溶性相等时,这种溶液便称为饱和溶液;而当溶液的浓度比其可溶性还要高的时候,这种溶液便称为过饱和溶液.
液体加热棒子最常见的就是暖手袋(暖宝);暖手袋里的液体就是过饱和溶液醋酸钠(CH3COONa)当,我们扭曲里面的金属片的时候所产生的轻微震动便足以使溶质结晶,变成较稳定的固体;然而,这个过程是放热的,所以热手袋开始热起来.暖手袋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循环使用只要把暖手袋放入沸水中加暖约10分钟,凝结了的溶质便会再次溶解;这是由于在高温下,溶质的可溶性增加在溶解的过程中溶质进行吸热反应,再次成为过饱和溶液.
再问: 还是不懂?什么叫溶液的浓度比其可溶性还要高,比如食盐(Nacl)在水的可溶性在室温时是36g/100mL,那么100ml水中你加37g食盐就有1g食盐是没有溶解的?为什么金属片产生的轻微震动足以使溶质结晶,如果没有金属片,你用手怎么摇都不会结晶啊,难道这个震动还不比金属片的震动大?还有,结晶后加热可以又变成液体,是因为高温下,溶质的可溶性增加,但是变成液体后问题恢复常温后按说溶质的可溶性又变回来了,应该又会结晶啊?
再答: 你参考下百度的这个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4917536.htm 过饱和现象 过饱和现象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种存在方式,这个是你理解上存在一个误区,其实并不是要你在一个决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往一定的溶剂里溶解超过溶解度的溶质,这在理论上首先是不可能的,但是你返回来想一下,假如在甲条件下100ml水中溶了37g食盐,当在一定的条件下改变其温度或者压力的时候,变成乙条件,就可能导致过饱和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说虽然理论上会结晶出食盐,但是实际上溶液中并不存在给其结晶形核长大的物质颗粒或者基团,这种溶液是不稳定的,很有可能条件的一个微小变化就会导致其结晶出食盐颗粒来。 还有一个最常见的就是雾天和下雨,1.雾天,为什么会有雾天,雾天的必要条件是为空气中水汽过大,但是不是水汽过多的时候就能形成雾天,必须伴随温度的降低和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等帮助其变成雾气,也就是说水汽过多只是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或者充分必要条件。2.下雨,和雾气的原理是类似的,给你说一下人工降雨你就明白了,人工降雨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能实施的,必须检测到天上的水汽浓度达到一定值才可以,但是此状态下是没下雨的,所以飞机上天后就撒一些溴化物,这些东西是可以光解的(照相底片的曝光原理),光解的同时要吸热而且伴随颗粒的形成,比如用的是溴化银,光解后,吸热让一个个小区域的温度降低并伴随银颗粒的形成,一个过冷加上银颗粒可以吸附水汽形成水滴并降落,就人工降雨了。 临界饱和时析出结晶长大是一个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的统一,也许你对这些术语不太懂,但是无关紧要,我给你说明白点就是:热力学是一个能不能发生的理论判断条件,主要涉及的是能量上的变化,能量降低反应或者变化理论上可以自发完成,能量升高的必须借助外界条件;动力学是一个怎么变化和变化程度的参数,二者的统一说通俗点就是理论上可行并且实际中有必要的促成条件,当二者统一,一个变化过程就可以完成。 接着说水和食盐的问题,条件的变化使原溶液变成了过饱和溶液,热力学上其可以结晶,但是它不一定能结晶,也就是说动力学上不符合,假如你摇晃了溶液或者往溶液里再加一点点实验颗粒,这个条件就可以满足其析出结晶的动力学过程了,扔进去的食盐颗粒可以充当形核介质,摇晃溶液可能使溶液微观上局部浓度变化而形成结晶点并促发结晶。 再给你说个,冰的熔点和水的结晶温度都是0℃,但是0℃可能是水,可能是冰,也可能是冰水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