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学期卷子5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题目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7 23:19:34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学期卷子5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题目答案
从 、 ,看出生活离不开语文
这道题是短文后的题目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学期卷子5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题目答案
口语交际 离不开语文

湖南常德市武陵区育才小学谈翠荣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作为小学生,其语文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口语交际.语文版的“语文乐园”中的“语文生活”,将各具功能的口语交际与习作互相配合,融为一体,有助于口语与书面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除了要挖掘阅读教学中口语训练的因素外,更为重要的是把生活素材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兴趣、经验、生活环境等,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社会经验少,对事物的认识凭借的是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因此,我认为在选择口语交际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将口语交际内容生活化,让更多的学生敢说,能说,会说.
一、口语交际的内容尽可能来自生活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而有趣.
说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语文乐园”中的“语文生活”的很多内容十分注重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可以说是还学生语文学习以生活,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写话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把动脑、动手、动口、动笔结合在了一起,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特别的功能.如《环保小调查》,与孩子的生活接触就非常紧密,孩子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就可以进行观察,收集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结合本地工厂较多、空气污染给人类造成危害展开调查、收集资料.孩子们置身在这个空间中,水和生活环境污染又可见可感,孩子们会有极大的参与兴趣,从而积极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去感知、去探索,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说起来才更有理有据.在交际课上,孩子们用图片、图画展示,有的用书面文字的形式把调查的结果表达出来,相互交流,相互激励.整堂课中,学生因为有了第一手资料,都特别想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争着要说.一堂课下来,时间到了,想说的还觉得时间太短.像这样的口语交际内容,既有效地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同时,又调动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心.
说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感受.要使小学生能顺利地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就要让他们融入生活.多感受生活中的人与事,为融入未来社会打好基础、作好准备.为此,“语文生活”将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人或事提出来,让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把对生活的感受说出来.如《生日及生日礼物》这一话题,学生无论从兴趣还是生活经验,都有说不完的话.生日人人都过,年年都过.每个人的生日,因家庭条件不同、社会关系不同、个人欲望不同而过得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在过生日时得到了亲人的祝贺、礼物,感受到了亲人的爱与希望.有些孩子的生日因父母工作忙而被遗忘,受到程度不同的冷落,心中满是委屈.那么,到底怎样对待生日?要不要接受礼物?不同经历的孩子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在进行这一话题时,课堂气氛不是表面热闹,而是实实在在地做到了人人在说,甚至到了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地步.有的学生认为,从过生日可以看出父母是否重视我,父母、朋友、同学是否喜欢我.不仅可以从过生日中看出、还可以从他们给我的生日礼物中看出.也有学生认为:我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每次过生日,父母都不会忘记对我说一声“生日快乐”,给我多做一两个好菜,我和爸妈一起有说有笑地吃着,我觉得父母同样也喜欢我.一堂口语交际课,成了没有正方和反方的辩论课.还有学生把自己参加别人生日活动的情形也拿在课堂上尽情地说,把自己在活动中看不惯的人和事披露给同学.我认为,无论孩子持何种看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因为这都是孩子们对生活本身的一种感受,只要他们能说、敢说,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经历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就行了.
说生活中的自己.小学生的交际面很狭窄,主要是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学生不仅要学会与同学、老师交往,还要与家长亲人交往.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事可以成为交际的重要内容,过去的,现在的或是将来的;家中发生的,学校发生的,或是社会上发生的;快乐的,苦恼的……如《猜猜他是谁?》,说照片上的我和小时候的事.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一张有故事的照片带到学校,围绕照片请每位同学将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原因说清楚,尤其是当时与照片有关的故事大家都想知道,你能讲出来吗?如果你说不出什么故事,也可以说照片上的自己,如你喜欢这张照片吗?为什么喜欢?等等.学生谈起自己的照片,有幸福、有得意、有难堪、有激动……即使没有故事说的学生,也能对照片上的自己加以评论,如我很喜欢这张照片,因为照片上的我特别漂亮,比生活中的我漂亮多了.也有的同学说,照片上的我比现实的我成熟,妈妈说像个大姑娘,特别有气质.又如《零花钱》,现在的学生并不穷,很多学生每天都拥有一定数量的零花钱,多则几元、几十元,少的也有五角、一元.那么,这些零花钱是怎么来的?别人给的,还是自己挣的?你又是如何消费的,主要用来做了什么?有没有为自己为家里增加什么的想法.围绕“零花钱”的话题,同学们说起来也是滔滔不绝,我们从学生的交际过程中;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态度、责任感、个人的喜好,也表现出了作为一个“自然人”向一个“社会人”进化的过程.凡此种种交际话题,与学生生活贴得近,课堂上反映出来的效果才会更加生动活泼,达到训练口语表达的效果.
二、口语交际的形式要多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模拟生活
为了能使口语交际课堂生动有趣,调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性,教师应多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这样学生可以十分直观、形象地将生活中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用实物创设情境,当一回解说员.在“语文生活”中,有许多交际内容都可以利用实物创设交际情境,比方说“猜猜我是谁?”,进行交际的同学可以将实物图片呈现出来,把同学们最想知道的内容说出来,整个交际过程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同学们如果对图片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当堂提问.说话者可以解说员的身份将图片上内容有条理、口齿清晰地告诉同学.
借助学生表演创设情境,当一位好演员.表演是很多同学都喜欢的一种口语交际形式,从表演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否具有表演的欲望及表演天赋.如教《打电话》时便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向家长或同学、朋友诉说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同学们可是争先恐后,不管这个角色是好是坏,是家长、同学或是老师,也不管能不能演好这个角色,先把这个角色争到为胜.因为训练的内容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所以学生有话说、有兴趣,无论是语调还是神态,都竭尽可能地去接近生活中角色原形,可说是有板有眼,像模像样,训练也极有效果.
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满足一种心愿.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了教师们的喜爱、同学们的欢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可以把学生带入一种真切、生动的情境中,调动学生说的兴趣,提高口语交际效果.
如《我是一个小导游》,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导游.比方说常德的诗墙公园,是有名的旅游景点,将这一景点制成课件播放,让学生观看.然后要求学生将画面中的景观有条不紊地说出来,谁说得好,就把他(她)评为最佳导游.在小组练习时,同学们兴致特高,有些同学甚至把拥有这一名胜的自豪感也表现在交际的过程中,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学生来说,这既是一种心愿的满足,又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借助学生热门的话题创设情境,当一名公正的调解员.对某些社会问题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当社会出现某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时,教师可以灵活地处理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对社会问题的讨论中.如常德临江公园老虎咬死一名小学生的事件,在很长时间内,常德的街头巷尾随处可以听到这一话题,学生对这一事件也非常关注.教师在设计口语交际内容时,以这一热门话题为情境,让学生参与到对这一社会问题的讨论中.当时,我设计了许多学生争论得比较激烈的内容,如老虎吃人的责任问题怎么划分?如果你是地方政府的父母官,你怎样处理这一纠纷?公园该负多大责任?家长是否有责任,有多大责任?如何安慰死者家人?我们小学生从这次事件中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当时的课堂可以用“轰动”一词来形容,别看学生才读三年级,说起这些热门话题来可是头头是道,一点都不含糊.虽然有些观点偏激,不近情理,但可以透过这些讨论看出学生的思想、对问题处理的看法.各小组在讨论时,归纳出了几点意见,然后派代表在班上进行交流.整堂课气氛热烈,效果颇佳.
教师只要善于动脑,多给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会有更多的机会来模拟生活,将现实生活中暂时无法实现的愿望,通过情境模拟来完成.
三、走进生活,让口语交际生活化是一种观念.
口语交际教学观念要改变,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发现,凡是与学生生活贴得较紧的话题,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大的热情;而一些与学生生活有些距离的话题,往往课堂上的听众多,兴趣也不是很高.因此,教师必须多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口语交际生活化.
“语文生活”内容应多来自生活.教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不能将课堂总是设在几十平米的教室,教师必须走下讲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课堂的作用毋庸置疑,它在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课堂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学生学习的最后目的.“语文生活”首先强调语文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目前,我觉得口语交际教学的成果还不是很明显,因为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并不是很会说,也非常担心说不好,即使有时课堂上显得热闹,也无非是少数同学在说,多数同学都在那里当听众.究其原因,大多数学生还是无话可说、不会说,还没有要进行口语交际的愿望.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口语交际才能入门,提高口语交际水平才有希望.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之源.所以说语文教学要立足生活、立足实践,把课堂与生活、社会这个大舞台相融合,不断汲取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素材.苏轼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的“活水”不就是丰富的生活吗?
丰富口语交际内容,让口语交际课堂活起来.“语文乐园”中的“语文生活”,只是一个范例,这个范例只是一个引导,教师通过这个范例的教学,让学生从教材里领悟到教材外的东西.如果教材中的交际范例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有差距,那这个范例就无法实现其范例的作用.比方说在本学期的阶段测试中,三年级学生对萝卜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分辨不清,不知道萝卜长在地下,小白兔喜欢地上部分还是地下部分,很多学生在作文中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同样的问题,如果是农村学生作出了错误选择那就是大笑话了.像这样的错误还比较容易向学生讲清楚,有些问题恐怕就不那么好讲了.作为教师,我觉得应该有大胆地处理教材的胆识,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安排口语交际的内容,不要将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凝固在教材中.有些内容学生无话可说,不会说,教师也觉得教学比较困难.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自主安排交际内容,把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提出来,还学生自主的课堂,让僵死的课堂重新活起来.
口语交际离不开生活.语文版教材在我市使用已有三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在口语交际课堂中必须引进生活的“活水”,把教室“小课堂”与生活“大课堂”结合起来,变封闭性为开放性,使口语交际教学始终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日常文化生活密切结合,真正为培养学生“能说会道”的能力搭建生活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