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围城》的阅读题1 《围城》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后来成为人们认为体现生活哲理的语言,请写出这句话2 这部作品故事发生的背景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6 13:57:23
《围城》的阅读题
1 《围城》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后来成为人们认为体现生活哲理的语言,请写出这句话
2 这部作品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3 你怎样评价作品中“方鸿渐”这个人?请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你的看法
《围城》的阅读题1 《围城》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后来成为人们认为体现生活哲理的语言,请写出这句话2 这部作品故事发生的背景
1.爱情就像围城,里面的人想冲出来,外面的人想冲进去.
2.方鸿渐旅欧回国,正是一九三七年夏天.小说以他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映了那个时代某些知识分子(主要是部分欧美留学生、大学教授等等)生活和心理的变迁沉浮.
《围城》的直接时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但要理解《围城》,必须追溯到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大炮军舰之下,被迫地、却历史性地开始了与世界的接触,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锋、碰撞、冲突以至交汇、融合.这种文化现象在一大批留学生——钱锺书正是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上具体地、活生生地体现出来,因而具有值得解剖的典型意义.
3.方鸿渐是个被动的、无能的、意志不坚定的、经不住诱惑的人,更是一个失败的人,他的失败是因为他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也因为他还不算是个卑鄙的人,还有点自知之明,有时候还想保持一点做人的尊严.这不上不下的位置是尴尬的.很多学者把他与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的形象联系起来,但“多余人”的悲剧在于思想上开始觉醒而缺乏行动的勇气和历史条件,而“围城人”的悲剧在于他的庸常.“多余人”会给人以时代的前卫和英雄的感觉,而“围城人”却跟我们一样,作为普通人徒劳于找寻解脱或依附.
自己下点功夫,取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