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什么?简答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7 19:04:29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什么?简答题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什么?简答题
这个也算不上机密文件,目前河南官方正在全国甚至全球华人范围内搞大型的关于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建言建策活动,很显然是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如何构建和发展中原经济区.
下面我收集到的《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的会议内容,应该也是摘要性质的,希望对楼主有益.
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摘要
中原经济区可在经济转型中闯出新路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
河南人口多、市场大、农业基础好、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现在要求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愿望很强烈.对此我完全赞成.
建设中原经济区,要在谋求经济转型中加快发展步伐.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从注重数量到注重效益转变,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好”字当头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我想中原经济区和河南省可以在中国经济转型中闯出一条新的路子来加快发展.
经济转型意味着中国经济要逐步进入中高水平阶段.转为中高速增长,首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结构的需要,因为原来的粗放生产已经难以持续;大量的满足外需,大量出口,这样的增长方式现在已经越来越难走.转入中高速增长,也是中国经济软着陆的需要,因为外需的压力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不能因为追求短期高速增长,过分损害我们长远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深化以政府转型和财政转型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转型,如果政府不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能的.今后在经济转型中,我个人认为应当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在这个转变中,财政的转型很重要,即财政要从经济建设性财政向公共服务性财政转型.从中央到地方,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公共事务,而不是用于经济建设.其中用于经济建设的,应该主要用于三农,比如兴修水利、改良品种、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等.财政应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可以有效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提高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
把更多资源集聚到中原经济区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李京文
加强区域经济建设,是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各地通过资金、技术、物资流动,使得各个国家、地区经济高度融合,大大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创造了更多物质财富.所以,发展经济区对各国、各地区都很重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地区之间差距日益明显.处理好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大问题.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把更多资源集聚到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保证中原经济区又好又快建设起来,我建议要抓好三件事情:
第一是进一步做好规划.现在河南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形成了初步成果.我建议要在更多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进一步全面系统规划,使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够按照规划一步步向前推进.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定要把交通和信息网络建设的规划放在前面.
第二,抓好中原经济区建设,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既要发挥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把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政府的规划,使中原经济区建设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第三,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要建设好区域创新网络,使经济区成为一个稳定的合作体系,实现企业协同发展;建设一个产品交换的稳定渠道,提高经济区的效率和环境.
总的来讲,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有希望.中原经济区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又有很好的经济基础、资源基础.希望河南省和相关地区能够更加主动地开展中原经济区建设.
尊重客观规律 持续加快发展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周叔莲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原经济区的规划纲要,我提几点建议:第一,把建设新农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河南是粮食大省,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中也讲到要建设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区,所以要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尤其要突出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能完全依赖城镇化,城镇化是前提,是条件,是必要性,但是,还要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也是实现工业化、实现城市化的条件.
第二,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经济结构内涵是什么?改革以前我们只是把它看成是生产关系,后来认识到既包括生产关系,也包括生产力.但是现在有一种比较重视生产力而忽视生产关系的现象,其实生产关系是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
比如深化企业改革,中原经济区建设存在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如何深化改革,规划中这些方面应该给人以更深的印象.国家经济保持繁荣和活力主要取决于制度,现在我国制度,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方面,都还存在着不足,所以建设中原经济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三,要研究和正确处理发展好和发展快的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先是提出要“多快好省”,后来提出要“又快又好”,再后来又提出要“又好又快”,现在是提出要“持续较快”.根据我国当前的情况,我主张发展宁可慢一些,但要好,首先要好.
规划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到资源、环境、居民消费、居民收入等方面的情况,应该认真仔细加以研究.我们现在对发展规律还缺乏深刻认识,要进一步研究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中提出的目标.
中原经济区要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社科院名誉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陈栋生
河南在规划中原经济区时提出,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非常切合实际.
农业现代化对于河南来说太重要了.举个例子,台湾的大米卖到内地,要18元一公斤,因为大米的品质好,是所谓的“安全大米”.如果我们黄淮四市出产的大米都能达到那样的品质,农民很快就富裕了.再举一个例子,30多年前,中国是“南粮北调”,就是北方吃南方的粮食;随着南方地区工业的发展,早已变成了“北粮南调”,河南已经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关系到中原振兴的实现,中原振兴关系到国家区域整体协调目标的实现.中部兴,中国兴,中华兴.
在这里,我想对如何构建中原经济区提几点建议:
第一,就是要转弯子.经济区的运行和行政区的运行完全不一样.在省内,下级对上级就是服从;而对省外地区,只能是沟通协商,合作共赢.从政府层面看,长三角和泛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他们的经验是三级运作.第一级是决策层,每年召开一次由党政一把手参加的联席会议;第二层是协调层,由常务副省长一级构成;再是执行层,执行层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办公室,一个是发改委.中原经济区的构建,也会碰到一个协调的问题,所以我建议要充分用好淮海经济区、中原协作经济区等现有的经济协作组织.
第二,要坚持政府搭台,多个市场主体唱戏,商会、协会等各种社会组织广泛参与.
第三,要确立“五位一体”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规划同盟、市场同体、交通一体、污染治理协作、生态环境共建.河南一定要两手抓,既抓增长极的培育壮大,又抓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发挥郑州的辐射带动,也要欢迎武汉、西安等大城市辐射带动信阳、三门峡等市的发展.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
中原经济区是内外需的一个交汇点,它具有内外需兼顾增长模式的特点.如果说沿海很多省份,过去加快发展在一定程度是靠外需拉动,那么中原经济区则有内外需兼备的特征.此外,中原经济区是沿海产业向内陆扩散的转换点,是一个枢纽,一个带动各方的发动引擎.因此,在我国下一步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上,中原经济区应该有重要的位置,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农业主产区,在探索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怎样保护好18亿亩耕地,怎样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怎样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这些问题都将变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所以说,中原经济区如果能够在这个领域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道路,对全国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中原经济区是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板块,而且经济份额在这两年还有所上升,对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个板块是一个人口比较密集的板块,也是一个产业比较综合的板块,又是连接东南西北的一个板块.所以在区域协调发展当中,在我们国家下一步实施区域总体协调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谋划,希望能够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原经济区最具特色的一个特点,就是承东启西,贯通南北,就在枢纽地位、物流设施等方面.特别是在全国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中,怎样纳入高速铁路网的体系当中,使河南在下一步全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中提升地位,赋予枢纽以新的内涵,这对中原经济区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建中原经济区要打破土地瓶颈制约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樊纲
我很赞同中原经济区这个概念,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我觉得这是件很重要的事.下面,讲几点想法.
一是我非常赞成河南农业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在中国,农业仍然是个大事,所以农业一定不能少,但是又要城市化,关键问题是土地问题.有几个方面要予以重视,第一,我比较赞成大城市的提法,要尽可能实现集约式发展,建几个大城市,以大城市带动中等城市为主,不遍地开花.然后几个大城市构成一个大的群体,土地高度集约.在河南这么多平原土地,也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利用效率上打破土地瓶颈制约.
第二是城乡统筹、土地整合.重点是宅基地,农民进城后宅基地怎么进城,这是一个大文章.河南是一个以平原为主的省份,应考虑怎么把宅基地先整合出来.这个文章如果要做好,可能会突破土地制约这一瓶颈.
另外,我非常赞成十大产业体系.现在全世界三四十亿人在争就业,我们不可轻易抛弃任何产业.我建议再加几个并举,比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并举,把现在很多人看不起的东西和新的东西并举,我们国家才能发展,社会才能和谐,穷人和低收入阶层才能就业.
第三我们要实现城市化,要工业化,关键是怎么解决好进城农民的安居乐业问题.下一阶段中国的问题是农民市民化问题,市民化过程中,涉及一系列的公共政策问题.我建议,要吸取中国改革以来的成功经验,实行双轨制,就是淡化户籍制,强化常住人口.原来的户籍保持原有的公共服务,新增的财政资源向新进城农民倾斜.先提供教育,然后提供低水平的医保,再提供低水平的社保,渐进实现农民市民化和市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这样更多农民就可以更快稳定下来,能够真正进城.
重新塑造河南经济地理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
涉及到中原经济区的概念,第一个关键词还是腹地.包括三个含义,它是地理腹地、战略腹地,现在看来,更应该强调的还是经济腹地.这次国家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明确提出了所谓“两横三纵”,而由于它前面第一个属性是属于腹地,又在中部,因此就成为这“两横三纵”中“两横两纵”的地方.我们应该进一步挖掘这个思想,以便使规划纲要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相一致.
河南是人大口省,“大”本身就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它将成为内需的一个大市场;此外,从人口地理分布的角度来看,河南本身就是中国的人口地域重心,与之相关的就是它将是全国重要的新兴特大城市群.
河南在中国农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发展非常快.从生态角度看,没有一个省像河南可以跨越四个流域,因此我把它界定为是生态腹地.河南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全国文化做出了贡献,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
从全国的视角来看,建立中原经济区有着战略意义.从全世界来看,世界在重新塑造经济地理;从全国来看,全国正在塑造新的经济地理;从河南来看,中原经济区的建立就是要重新塑造河南经济地理.
从塑造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如何建立中原经济区,一个是缩短距离,它强调的是与外部经济一体化,这既包括交通距离,更包括所谓非物理的距离,就是你能不能使人口流动、要素流动.第二,提高人口密度,进而提高生产要素密集和经济密集.第三个就是公共服务区,实际是更加强调内部一体化,从而解决城乡差距和内部的差距.第四是创新,就是通过现在全国以及河南的主题功能区重新划分,进而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提供生态服务,实现生态价值,保障生态安全,从而解决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约束.
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有文化支撑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平
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五大发展目标,十大支撑体系,都是非常好的.从国家这个角度来讲,首先要保持粮食安全,没有粮食安全,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就没有支撑点.所以,中原经济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动摇.
现代化过程其实也是个工业化过程.对工业化过程大家可能有误区,认为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农业地位不重要了.事实上,工业现代化过程只是现代化过程的代名词,其中有很多指标体系,包括农业现代化,包括新的产业体系形成.我们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那么中原经济区要把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放在更重要的地位,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特别是用工业化来引领“三化”的发展.这可能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核心和根本性的东西.
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其实是一个相互协调齐头并进的问题.近年来,中原地区已经把环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已经过了环境恶化的拐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环保效益,中原经济区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优势.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怎样把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整合发展,放在更高的位置上,成为中原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经济区产业体系的发展、调整和升级.
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弘扬中华文明的主阵地.中原的每一个城市都有着古老的文明.中原经济区发展过程中,要善于提取中华文明最先进的要素,梳理中华文明最精华的因子,然后加以提炼和弘扬.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要打造一个社会圈,还要打造一个城市圈、一个经济圈和一个文化圈,实现城市经济、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协调发展.
注:还有不少内容,你可以在商都网、大河网上查询!因篇幅有限,只能写这些会议摘要!
请参考:
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
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摘要 中原崛起正当时

再问: 呵呵谢谢了·是简答题·我已经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