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马克思对世界文学的看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4/30 19:13:27
马克思对世界文学的看法
马克思对世界文学的看法
马克思对“世界文学”的提问方式为我们审视审美现代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坐标.
  这里想提醒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在马克思那里,“世界文学”最初形成,就意味因现代性带来的世界历史多元化裂变,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注定是一个开放的结构性变迁的模式,而不是一个终极的整一性的模式,由此带来它对审美现代性启示也是多方位的、开放的.马克思对西方经济和文化的殖民扩张的审视、警惕暂时“悬置”起来,先来看马克思如何言述世界文化的“交往”理论与审美现代性关系.
  马克思在打开的世界历史进程中,把东西方的关系、东方历史文化架构到他对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的表述中.我们知道马克思曾经以历史主义态度冷峻地批判过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封闭性.我们还记得马克思关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这一著名比喻;马克思还严肃地指出封闭的东方社会结构因“亚细亚生产方式”形成了一种“不开化的人的利己性”.马克思的文化批判观点也正是百年中国文化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现代性变革中所不断反省的.马克思对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对既往的追溯,他在对待东西方关系问题上,着眼点在于世界历史和世界文化是非常清楚的.马克思又是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关联?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马克思从哲学的高度并以空间性叙述形式,把中西方历史文化机体的异质性的互相碰撞和互相影响看作是合乎“两极相逢”的辩证法则的事.“两极相逢”意味着冲突也意味着对话,它本身就构成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中的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东(中)西方文化、乃至各民族的文学、文化走向交往与对话是马克思的审美现代性理想,在他的“交往”理论中能够找到清晰的脉络和线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的交往从“被迫交往”、“自发交往”到“普遍交往”的历史过程作了透彻的分析.他们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出“交往的形式”是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相适应,“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由于“普遍交往”,“其中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乃至作为各个单独个人也“才能摆脱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局限,同整个世界的生产(包括精神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可以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是“大工业生产”和“市场世界力量”,使得交往具有世界性质,从而为精神生产从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开辟了途径;他们从未来可以达到的合理化状态的角度构想了不同民族、单独个人的精神生产,在世界多元文化对话(这种文化共融如马克思所说的“利用人们所创造的一切”)中从事全面的生产,必须要以“普遍交往”的条件为前提.“普遍交往”可以理解为主体间性的交往.“普遍交往”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累积的过程.马克思指出旧的交往形式成为桎梏,就要以新的交往形式取代.就多元文化的对话而言,它也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在世界文化背景下,一种文化都是相对于另一种文化而存在,文化的冲突与共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交往”中主体间性的互动作用.也只有通过不同文化的主体间性的互动作用,它们的话语力量才能得以在不同层面上在交往形式的不断发展中,进行对话和沟通,从而形成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马克思关于世界文化的“交往”理论,在哈贝马斯的著作中得到反响.哈贝马斯遵循马克思的模式,把人类建立交往的合理性看成人类寻求解放的途经.他认为,社会的解放,就是要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没有统治的交往关系和取得一种普遍的没有压制的共识,并把审美经验与表达放在交往模式上.这正是对马克思所说的“普遍交往”理论的富有时代感的阐释.
  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看,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人类生存本体论意义上的审美自由的最终实现、作为个体生存的人的审美自由本质的实现,是审美现代性的根本原则.审美现代性如何在文化中发生,马克思世界文化“交往”的理论从文化角度对美学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多元文化的对话,各民族文学在互相影响互相吸纳中以其民族文学的独特性走向世界,是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的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