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七年级下文言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2 22:26:09
希望老师提供七年级下册所有的课内文言文的译文,希望准确点!谢谢!
七年级下文言文
解题思路: 见“解答过程”
解题过程:
七年级下册所有的课内文言文的译文
1、《伤仲永》译文
〔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2、<<木兰诗>>译文
织机的声音连绵不断,花木兰正在窗户下织布。听不到织机的声音,只能听到木兰的叹息声。
问木兰想什么、回忆什么。木兰既没有想什么,也没有回忆什么。昨天晚上见到了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的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每卷都有木兰父亲的名字。木兰的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哥哥,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亲出征。
去东边买了匹好马,去西边买马鞍,去南变买笼头,去北边买马鞭。早上辞别了父母,傍晚投宿在黄河边上,听不到父母呼唤木兰的声音,但能听到黄河水流的声音。次日早上,离开黄河而去,傍晚到了黑山脚下,听不到父母呼唤木兰的声音,但能听到燕山上,敌人骑的战马的声音。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渡过一道又一道的关卡,越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打更的声音夹杂在北方的寒气中,寒冷的月光照射在铠甲上。许多将军战死了,壮士很多年才归来。
回来见皇上,皇上坐在明亮的大堂中。册封了许多官职,赏赐了许多立功的将士。可汉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意做官;愿意远足,回故乡。
木兰父母知道女儿回来,忙出门相迎;木兰的姐姐知道妹妹回来,马上化妆;木兰的弟弟知道姐姐回来,忙杀猪宰羊。开开我房间的东门,坐在我的西边床上,脱下我的战袍,穿上我旧时的衣裳。对着窗户整理头发,对着镜子贴花黄。出门去找朋友,朋友们都很吃惊:和木兰在一起十二年,不知道木兰是女郎。
雄兔静卧时,两只前脚时时爬骚;雌兔静卧时,两只眼睛常眯着。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走,怎能分辨出雌雄?
3、《孙权劝学》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4、《口技》译文 京城里有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有一次正好遇到有人在大宴宾客,就在大厅的东北角落,摆设着一个八尺大的屏障,那口技艺人坐在屏障里面,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而已。所有宾客团团围坐。一会儿,就只听到帐幕里头的醒木敲了一声,所有的人都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喧哗。 接着,远远地听到深巷里有狗叫声,(接着)就有妇人警醒、打哈欠、伸懒腰。他丈夫正在说梦话。不久有个小孩醒了过来,大声地哭;丈夫也跟着醒了过来。妇人一边安慰小孩,一边为小孩乳汁吃,妇人拍拍小孩而且轻声地哼唱。又有个大小孩醒过来,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有妇人用手拍小孩的声音,又妇人嘴里哼唱的声音,又小孩边含乳边哭的声音,有个大孩子刚醒过来(絮叨)的说话的声音,有丈夫大声斥责大孩子的声音,同一时间一齐发了出来,完全具备了各种各样的巧妙。在座的所有宾客,没有人不伸长了脖子,侧着头注意看,微微含笑,默默赞叹,认为这口技艺人的表演真是妙极了。 没多久,丈夫发出了打鼾的声音,妇人拍孩子也逐渐地停了下来。接着微微听到有老鼠,正在作作索索地活动,盘盘罐罐倾斜翻倒,妇人在睡梦中咳嗽。宾客们的心情稍微地放松了些,渐渐地坐端正了。 忽然有个人大喊:“失火了!”丈夫起来大叫,妇人也起来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出来。不久,几千几百人在大叫,几千几百个小孩在哭,几千几百条狗在叫。当中混杂着房屋崩倒力拉的声音,火烧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几千几百种声音一齐发出来;又夹杂着几千几百人的求救声,众人拉倒房屋许许的声音,抢夺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火场所应该有的声音,统统都有了。即使一个人有百只手,一只手有百个指头,也不能够指出一处来;即使一个人有百张嘴,一张嘴有百条舌头,也不能够讲出一样来。于是所有的宾客无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甩甩袖子伸出手臂,两腿发抖,差点儿就想要抢险逃走了。 忽然帐幕里头响了一下醒木声,各种声音全部都停了下来。撤走屏障一看,里头只不过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而已。 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译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
6、《狼》译文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