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送东阳马生序》提出6个问答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6 07:35:50
《送东阳马生序》提出6个问答题!
如题!
《送东阳马生序》提出6个问答题!
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呢?
共四个方面.一是家贫读书之难;二是援疑质理之难;三是从师求学之难;四是敝衣粗食求学之难.
2.作者求学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文中哪些词写出了读书的艰难?
求学的主要方式是:援疑质理.
读书的艰难:假借藏书,手自笔录.
3.《送东阳马生序》文中表现了明代诸生优越的学习条件,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与作者的哪些求学经历相对照?
有廪稍之供,裘葛之遗;坐大厦而诵诗书;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诸生衣食之丰与作者生活俸禄之薄相对照;诸生学于太学与作者借书苦读相对照;诸生有师传授与作者从师求学之苦相对照;诸生有求必应与作者质疑请教之难相对照.
4.《送东阳马生序》本文所强调的主旨是什么?
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主观的努力.10、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11、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什么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嗜学与家贫.
12、加冠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还能从古代汉语中找出类似的用法吗?请举一例.
及笄,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表示已成年.
13、从文中找出几处形象描写的例句并写出什么角度写的?
叩问之难:“门人弟子…出一言以复”
旅途之艰:“负箧曳屣…而不知”
生活之苦:“主人日再食…略无慕艳意”
14、文中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幼时求学艰难,成年后求师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15、作者成年后,求知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16、作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作者是如何克服的?
幼年抄书之难:克服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成年求师之难: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求学奔走之难: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读书生活之苦: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7、“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借助这一细节,表明自己一年四季抄书的艰苦,突出自己当时学习的勤奋和刻苦.
18、作者大篇幅写老师的严厉,其作用是什么?
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作者虔诚恭敬的态度,突出作者求师的艰难.
19、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作者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地求教.
20、“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
不愚笨.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意在说明即使愚笨,努力学习也是会有收获的.
21、“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表现在哪些方面?
有书可读,有师可问,衣食无忧,无奔走之劳.
22、作者为什么对同舍生的优越生活条件毫无羡慕之意?
因为作者心中有读书这件快乐的事.
23、文中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从中求教道路之苦.对比写法.
24、文中通过典型事例全面地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系?
从文中可看出作者正是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求知而甘愿付出一切,不断地克服重重障碍,最后才功成名就的.
25、作者写学习时条件极为艰苦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
26、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的关系?
学习条件不好,也可能学习得好,像宋濂;学习条件好,也可能学习不好,像同舍生.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守“勤且艰”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自身的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27、请简要概括文中有哪些对比之处,说说运用对比的好处.
老师的态度和自己的求学态度进行对比,同舍生的条件和自己的条件对比.
28、文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
29、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有怎样的苦乐观?
现代中学生对宋濂之苦是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应更好地珍惜优越的条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远大理想,读书虽然苦些,但和宋濂求学相比,又何苦之有,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就会认为乐且乐此不疲.
30、读罢此文,你有什么感受写出来?
读了此文,我为宋濂所折服,古人尚能在那种环境下苦苦求学,孜孜以求,而我们今天学习条件这样优越,无忧无虑,老师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还不听,更谈不上刻苦乐,相比之下,惭愧不已.而我们今后要以宋濂为榜样,以读书为乐,刻苦学习,将来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道理:学习必须勤奋刻苦、专一,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启示: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具有恒心和毅力,就会学有所成.
31、写出古人刻苦求学的事例.
苏秦锥刺骨,孙敬头悬梁,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