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为三角形abc的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角bac等于50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6 01:54:33
P为三角形abc的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角bac等于50度
如果所示,已知P为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试说明AB+AC大于BP+PC得理由

利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延长BP,交AC于D,三角形DAB中,AB+AD>BD,即AB+AD>PB+PD(1)三角形CDP中,CD+PD>PC(2)(1)+(2)AB+AD+CD+PD>PB+P

在三角形ABC中,M为AB中点N为AC的三等分点,BN交CM于P点,设向量AB等于a,向量AC等于

用梅涅拉斯定理,三角形AMC被直线NB所截,交于点N,E,B,可以得到CN/NA*AB/BM*ME/EC=1,2/1*2/1*ME/EC=1,所以ME/EC=1/4,ME=1/5*MCAB=a,AC=

已知:在三角形ABC中,分别以AB,AC为斜边做等腰直角三角形ABM,和三角形CAN,P是边BC的中点.求证:PM=PN

好麻烦的.取AB、AC的中点D、E连接MD、DP、NE、EP.得三角形MDP和三角形NEP,证明它们全等.因为D、P、E是各边中点,所以PE、PD是中位线.所以PD平行且等于1/2AC,PE平行且等于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C=BC>AB,点P为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点P与三角形ABC的

选C如图所示,作AB的垂直平分线,①△ABC的外心P1为满足条件的一个点,②以点C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画圆,P2、P3为满足条件的点,③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画圆,P4为满足条件的点,

如果所示,已知P为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试说明AB+AC大于BP+PC得理由.

延长BP交AC于D,则有:在△ABD中,AB+AD>BD=PB+PD在△PCD中,PD+CD>PC∴AB+AD+PD+CD>PB+PD+PC即:AB+AC>PB+PC

AE为三角形ABC的外角平分线,P为AE上一点,试说明:PC+PB大于AB+AC

证明,延长BA到F,使得AF=AC所以AB+AC=BF连接PF,显然三角形FAP和三角形CAP全等(SAS)所以PC=PF在三角形FPB中可以知道AB+AC=BFAB+AC

如图所示,p,q为三角形abc的边ab ,ac上的两点,在bc上求作已r 使三角形pqr的周长最短,并加以证明.

对于BC上任意一点R来说,△PQR的周长中,PQ的长度始终没变,因此问题等价于在BC上求一点R,使PR+QR最小,这和那个课本上的建造自来水厂的问题一模一样.作点P关于BC的对称点P',连结P'Q交B

P和Q分别为三角形ABC的边AB,AC上的点,在BC上求作一点M,使三角形PQM的周长最小

如图所示,作点Q关于BC的对称点Q',连接PQ',则PQ'与BC的交点即为点M.至于证明,你可以在BC上在另取一点N,连接PN、Q'N,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与第三边”以及“QN=Q'N”可以证明三角

已知三角形ABC中,AB>AC,AD为角BAC的平分线,P为AD上任意一点,连接PB和PC,求证AB-AC>PB-PC

分析:在AB上取一点E,使AE=AC,连结PE,所以AB-AC=AB-AE=BE,在PEB中,AB-AC>PB-PE,而PE=PC可证,思路畅通.证明:在ABC中,∵AB>AC∴可在AB上取一点E,使

已知P,Q分别是三角形ABC的边AB,AC上的两定点,BC边上作一点R,使得三角形PQR的周长为最小.

过P作关于BC的对称点P′,连P′Q交BC于R,由PR=P′R,∴PQ+PR+QR=PQ+P′Q周长最短.

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P为形内一点,PD平行AB,PF平行AC,若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2,求PD+PE+PF的值

已知条件还有“PE//BC”过点P作PH//BC交AB于H过点F作FM//BC交AC于M∵PH//BDPD//BH∴HBDP是平行四边形同理FPEM也是平行四边形∴PD=BHPE=MF∵PH//BCP

正三角形ABC边长为a,P为三角形内的一点,PD‖AB,PE‖BC,PF‖AC,

答案是a先延长DP,EP,FP假设FP的延长线交BC与G因为ABC是正三角形,且PD‖AB,PE‖BC,PF‖AC所以,PF=BD,PD=DG,PE=GCPD+PE+PE=BD+DG+DC=BC=a

三角形ABC中 PM PN分别为边AB AC的中垂线交于点P.求证 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角形的三条中垂线交于一点,因为三角形ABC中PMPN分别为边ABAC的中垂线交于点P,所以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角ACB=90°,BC=6,AC=8,AB=10,点P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点P关于ac对称点为

当DE平行AB时∠DCA=∠CAB又因为∠DCA=∠PCA所以PC=PA同理可证PC=PB即P为AB中点AP=5DE=CD+CE=2PC,即求PC最大值最小值PC最大时为8(P在A点)最小时4.8(P

三角形ABC得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P,点P到边AC,BC,AB的垂线段分别为PF,PG,PH.若三角形ABC的三边长

CG易求得等于2(楼上已经计算出来了,我就不重复了)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得cos∠C=1/7cos∠A=11/14∴sin∠C=4根号3/7sin∠DAC=根号21/14在△ADC中,利用正弦定理DC/s

P为三角形ABC的费马点,以AC为边在三角形外边做一个等边三角形AB'C.连接BB',证明P在BB'上.

比较简单的一道题目连接PB‘因为是费马点,角APC=120度,而角AB'C=60度,两者和为180度,所以APCB'四点共圆角B'PC=B'AC=60度,角BPC=120度,角B'PB=180度,P在

在三角形ABC中,AC=BC>AB,点P为 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点P与三角形ABC 的任意两个顶点构成三角形P

6个我们老师讲过了再问:能不能给个过程啊?再答:分别作出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三线交于同一点,这点就满足条件;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以C为圆心CA为半径画圆.在AC左侧得一点.同理BC右侧一点.

在三角形ABC中,P为边BC上一点,过点P作边AB,AC的垂线,垂足为M,N连接MNP,问P在什么位置时三角形MNP的面

P在BC中点时三角形MNP的面积最大设PM=x,PN=y△MNP的面积=1/2xysin∠MPN=1/2xysinAS△ABC=S△ABP+S△ACP1/2bcsinA=1/2by+1/2cxbcsi

在三角形ABC中,AB=AC=5,BC=6,若点P在边AC上移动,则BP的最小值为

过点A作AD垂直于BC于D,因为AB=AC,所以BD=BC=3,由勾股定理得:AD=4,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6*4/2=12,BP的最小值就是点B到AC的距离,利用等积法,得BP的最小值=4.8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