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关于如何构建高中语文理想课堂的几点思考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5 00:47:42
关于如何构建高中语文理想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于如何构建高中语文理想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于如何构建高中语文 理想课堂的几点思考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汤洋 新课改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构 建一种理想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 果.以期达到一种理想课堂的目标.在实践中我发 现.语文课堂一改往日那种死板的教、记和默的方 式.课堂变热闹了.四人小组讨论充斥着课堂;课堂 变绚丽了.充斥着图、文、声、动画……;课堂变“民 主”了.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课堂千篇一律是“目 标展示——整体感知——研讨探究——总结延 伸——作业布置”.有时候身处课堂,竟会有种恍惚 感.这不还是一种追求形式的课堂教学吗?我要追求 的理想课堂究竟在哪JL?针对这些状况,我有些不成 熟的看法.试分析如下: 一、理想的语文课应该是“语言课” 经常有学生跟我说:“我明明是这个意思.可是 我却表达不出来.”原因在哪里?还在于学生积累的 词语不足.虽说新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 性的统一.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我们的学习目标大 部分指向的还是工具性.对于如何描写人物和景物. 如何细腻地揣摩语言.如何做到语言的连贯,学生语 感形成的实践机会是少之又少.语言表达能力比较 欠缺,甚至在高考考场上闹出了不少笑话,让人质问 “我们的语文教学究竟怎么了”.难怪当今许多有识 之士要忧虑、要疾呼:要尊重母语学习的规律,要引 导学生关注语言.有一堂《荷塘月色》的视频教学课 让我感慨颇多.这位老师在上课时.精心设计了几个 问题:“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第四段描写月 下的荷花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你分析这样写的好 处.”你能不能仿照它的表现手法写一段景物描 写?”学生透过分析第四段的语句就会明白这段运用 了比喻、拟人和通感等表现手法,而当场的仿写又让 他们得到思考,学会运用.学生通过触摸文本的语 言,走进文本深处,真正意义上做到与文本对话.与 作者对话. =、理想的语文课耍引领学生深度体验文本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课.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看 上去很热闹.但仔细一观察.就会发现课堂教学漫无 边际.停留在同一层面上翻来覆去或蜻蜒点水.这么 有张力、有弹性的文本最终成为学生口中的“鸡肋”.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深度体验文本呢? 第一.要抓住突破口.进行深度探究.文学作品, 往往有主题的深刻性和内敛性.而学生的课前理解 又相对的贫乏.这就需要老师首先要有一个思路清 楚、重点明晰的课堂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 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抓住重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 大胆的取舍.例如在教学张洁《我的四季》一文时,我 重点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理清全文的脉络结 构——找出贯穿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交流探讨 富有哲理性的句子——课外延伸.在教学当中重点 突出师生问交流探讨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在课外延 伸方面抓住学生现在正处在人生的春季.让他们写 下一段对人生春季感悟的话语.提问具有针对性.同 时又切合他们的生活体验,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第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积极思考, 获取新知.新课改提出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淡 化教师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畅所 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 学《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时,有老师设计了这样一 个问题: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 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 句话是否矛盾?问题一出,激起了同学们思维的火 花.研读文本.小组交流探讨.有的学生解释了“真正 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 的自我完善”:有的学生抓住“具体”一词,解释了“具 体的目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还有 的学生说.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那只是生存的手 段.而真正的教养则会提升到生命的境界的高度.这 样的教学才是理想的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紧紧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和学生一起与文本对 话.与不同的思想碰撞,在对话与碰撞中获取知识, 开阔思维,提高能力. 23万方数据
馘荔笺鞋疑嚣潮 用音乐扮靓语文课堂 ——浅谈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江苏省丰县实验中学丁秀娟 摘要:“文史”不分家,其实“音乐”和“语文”也是一家.他们的基本功能是表情达意.并 且音乐的这一功能并不逊.f-诺-言.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使用好音乐.找准音乐和语文的 结合点,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音乐欣赏语文教学情感 偶遇一篇学生习作.让我眼前一亮!文章语言优 美流畅、富含深意.仔细一读才发现,作者在文中引 用了大量歌词和戏词给文章增色不少.的确,马路 上、校园里.塞着耳机边走边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学唱流行歌曲更成为中学生生活、娱乐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从语文教学角度出 发,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呢?于是我尝试着将音乐引 入语文课堂.实践证明.这一尝试活跃了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语文课堂学习 效率.今将拙见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一、借音乐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这种导人方法谈不上创新.但需要注意的是:音 乐的选取要和文本所表达的内容紧密结合.不能为 音乐而音乐,为形式而形式. 《安塞腰鼓》一文通过鼓声彰显陕北人的激情、 力量.气势恢宏,铿锵激越.但仅凭初中生的生活阅 历.很难想象出那种壮烈的场面.激越的情怀.于是. 我找来一段腰鼓的磁带.以音乐导入.用鼓声将学生 引到陕北高原.音乐中学生激情四射.“文学的音乐” 变得具体可感.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我更加重视这 种导入方法,在学习《黄河颂》时,以《黄河大合唱》导 入;学习《我的母亲》,以《妈妈的吻》导入;学习《智取 生辰纲》,以《好汉歌》导入……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 学习效果. 三、不能盲目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多媒体是近几年运用较多的辅助教学手段.它 能够帮助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尽 快进入鉴赏情境.并在音乐与画面的推动下,激发审 美情趣,提高品德修养.例如,在《亡人逸事》的教学 中,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朗 读,很快把学生带人伤感的氛围中.在《荷塘月色》教 学中,荷塘美丽风光的重现,都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 果.但现在有些教师为了时尚而放一些影片,配一些 音乐.弄得是课上一片热闹.课后一片空虚.甚至有 些教师为了少备点课.将课堂所需要的资料一股脑 儿全放在幻灯片上.让学生各取所需.这是极不可取 的,喧宾夺主的结果只会让学生离语文越来越远.因 而我们在利用多媒体时一定考虑是否切合教学内 容,能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否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语文 学习的方法. 24 四、教师需要不断地充实自我,增加文化底蕴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经常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知识更新太快.有时候面对学生提m来的问题.毫无 头绪.只能敷衍了事.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没有及时给 自己“充电”.总觉得现有的知识应付他们应该足够 了.但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怎么培养出学而不厌的 学生呢?反观自己的周围,有很多优秀的热爱读书的 语文老师.他们的课堂充满了才情与灵性.而自己的 课堂有时就感觉有点死板、沉闷.有人说:要给学生 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因为生活是常青树.所 以教师不能满足做一桶静止的死水,而是要做源源 不断的自来水.尽量缩小师生间的知识背景差距. 总之.我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洋溢着人性 的光辉.充满着求知的渴望.涌动着师生灵性的互 动.这样的课堂就会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沃土. 精神柄息的理想港湾.相信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下,理想的语文课堂一定会早日呈现.圃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