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事迹多一些最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9/13 04:04:09
司马光事迹
多一些最好
多一些最好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陕州(今山西夏县)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经过19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元丰7年(1084年)完成了《资治通鉴》的通史巨著,内容以总结历史统治者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为主.在政治上,司马光守旧,竭力反对神宗支持的王安石变法,长期辞官退居.宋神宗死后,他被召入京,主持国政,废除了王安石变法的新政.司马光死后被追封为温国公,葬于家乡夏县.入朝为官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据史书记载,司马光幼年聪颖好学,尤喜《左氏春秋》,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他不仅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而且可以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他好读书,求甚解,又有选择,他不喜佛、老,对历史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
宋仁宗宝元初年(1038年),司马光二十岁的时候,中进士甲科,初任奉礼郎、大理评事一类小官,后经枢密副使庞籍的推荐,入京为馆阁校勘,知同礼院,改并州通判.嘉佑六年(1061年)升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神宗即位后拜翰林学士.
在政治上,司马光是保守派领袖,他顽固地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教条,竭力反对、阻挠王安石变法.当神宗准备任命他为枢密副使时,他坚持不受,并以废除新法为条件相要挟.他还以故交旧友的面目三番五次给王安石写信,攻击其变法是“侵官、生事、征事、拒谏”,致使“天下怨谤”,遭到王安石的严厉批驳.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看到新法已势在必行,便自请离京,出知永兴军,第二年至洛阳,任两京御史台.清廉简朴
司马光政治保守,无可讳言;但他襟怀坦白,居官清廉,恭谦正直,不喜华靡的品格却也是公认的.史书上记载着他这方面的许多小故事,一直传为美谈.就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很钦佩他的品德,愿意以他为邻.
司马光敢于直谏,不阿谀奉承;他举忠斥奸,不为身谋.在一篇《谏院题名记》上,他要求做谏官的“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吁名者,犹汲吁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他曾经说自己平生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事是不能对人讲的.他廉洁奉公、以节俭为乐的品德更是一直被众传颂.仁宗皇帝临终前曾留下遗诏,要赏赐司马光等大臣一批金银财宝,司马光领衔上书,陈述国家穷困,不愿受赏.但几次都未被批准,最后他将赏赐自己的一份交给谏院,充作公费.他在洛阳任职时,曾买地修筑了一所居住、读书、游览的“独乐园”,幽雅简朴,他非常满意.但当皇上的使臣到这所宅院来向他问政时,却为这低矮的瓦房、间隔的陈设暗暗发笑,他不能相信名扬天下的“司马相公”会这样寒碜!司马光的妻子死后,没有钱办理丧事,儿子司马康和亲戚们主张借些钱,也该把丧事办得排场一点,司马光不同意,并且教训儿子处世立身应以节俭为可贵,不能动不动就借贷.最后还是把自己的一块地典当出去,才草草办了丧事.这就是民间流传的所谓司马光“典地葬妻”的故事.呕心沥血著《通鉴》
司马光在中国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他主持编写了不朽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他的名字将和这部著作一起永远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
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博通经史,出仕后也一直坚持读书,尤其留心研讨历代史书.他在馆阁校书以及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官时,看到满架满架的都是史书,几间屋子都放不下,如此浩翰的朝野史籍,一个人穷毕生之精力也是看不过来的.于是他逐渐产生了一个编写一本既系统又间明扼要的通史,使人读了之后能了解几千年历史的兴衰得失.他的想法得到了他的好友、历史学家刘恕的赞同和支持,于是在嘉佑年间,司马光便在公事之余开始了《通志》的编写和工作.
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将他写好的《通志》进献给英宗皇帝.《通志》共八卷,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共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主要写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的盛衰兴亡,供皇帝参考.英宗看后,非常满意,要他继续写下去,并下诏设置书局,供奉费用,增补人员,专事编写工作.司马光深受感动,很快便在右掖门处的秘阁内设立了书局,并请来了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刘班,刘恕、范祖禹等人,共同讨论了书的宗旨、提纲,并分工由刘班撰写两汉部分,刘恕撰写魏晋南北朝部分,范祖禹撰写隋唐五代部分,最后由司马光总其成,由司马光之子司马康担任文字的校对工作.
第二年,英宗病逝,神宗即位,开经筵,在迩英阁进读《通志》,他认为《通志》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就召见司马光,大加赞赏,并赐名《资治通鉴》,说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还要亲自为《资治通鉴》作序.这就更加促进了这部史书的编修工作.到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资治通鉴》最后脱稿修成,前后共成时十九年.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丰富的历史事实.全书计二百九十四卷,另附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这部书,取材甚广,网罗极富,除依据正史处,还采用了野史杂志三百二十余种,而且对史料的取舍极严,考辨异同,尽力求真,所以记述内容,比较翔实可信,为历代史学家所推崇.《通鉴》文字以荀悦的《汉纪》为宗,力求简明扼要,文笔生动流畅,朴质精炼,富有文学意味.不仅可以作为历史著作阅读,有些篇章也可当作文学作品欣赏.
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的十九年中,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特别是在洛阳的十五年里,几乎付出了他全部的精力和心血.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编书,常常废寝忘食,有时家里实在等不上他回来吃饭,便将饭送至书局,还要几次催他才吃.他每天修改的稿子有一丈多长,而且上边没有一个草字.他的房子低矮窄小,夏天闷热难堪,洒下的汗珠把书稿都浸湿了.后来,他请匠人在书房里挖了一个大深坑,砌上砖,修成一间“地下室”,他就在这个冬暖夏凉的地方,专心致志地埋头编书.他对史料考核极其认真,追根寻源,反复推敲,不断修改.《通鉴》编成后,洛阳存放的未用残稿就堆满了两间屋子,可见他为这本书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啊!重执政废新法
元丰八年,神宗病逝,不满十岁的哲宗即位,由宣仁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被起用为陈州知州,路过京城时,被留作门下侍郎,次年又升尚书左仆射,与吕公著(尚书右仆射)同执朝政.司马光执政后,便开始排斥打击变法派人士,接连上表,彻底废止新法.
元佑元年(1086年)九月,司马光病逝,终年六十八岁,朝廷赠以“太师”、“温国公”等称号,派专员扶灵柩返夏县安葬,谥“文正”.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陕州(今山西夏县)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经过19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元丰7年(1084年)完成了《资治通鉴》的通史巨著,内容以总结历史统治者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为主.在政治上,司马光守旧,竭力反对神宗支持的王安石变法,长期辞官退居.宋神宗死后,他被召入京,主持国政,废除了王安石变法的新政.司马光死后被追封为温国公,葬于家乡夏县.入朝为官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据史书记载,司马光幼年聪颖好学,尤喜《左氏春秋》,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他不仅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而且可以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他好读书,求甚解,又有选择,他不喜佛、老,对历史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
宋仁宗宝元初年(1038年),司马光二十岁的时候,中进士甲科,初任奉礼郎、大理评事一类小官,后经枢密副使庞籍的推荐,入京为馆阁校勘,知同礼院,改并州通判.嘉佑六年(1061年)升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神宗即位后拜翰林学士.
在政治上,司马光是保守派领袖,他顽固地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教条,竭力反对、阻挠王安石变法.当神宗准备任命他为枢密副使时,他坚持不受,并以废除新法为条件相要挟.他还以故交旧友的面目三番五次给王安石写信,攻击其变法是“侵官、生事、征事、拒谏”,致使“天下怨谤”,遭到王安石的严厉批驳.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看到新法已势在必行,便自请离京,出知永兴军,第二年至洛阳,任两京御史台.清廉简朴
司马光政治保守,无可讳言;但他襟怀坦白,居官清廉,恭谦正直,不喜华靡的品格却也是公认的.史书上记载着他这方面的许多小故事,一直传为美谈.就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很钦佩他的品德,愿意以他为邻.
司马光敢于直谏,不阿谀奉承;他举忠斥奸,不为身谋.在一篇《谏院题名记》上,他要求做谏官的“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吁名者,犹汲吁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他曾经说自己平生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事是不能对人讲的.他廉洁奉公、以节俭为乐的品德更是一直被众传颂.仁宗皇帝临终前曾留下遗诏,要赏赐司马光等大臣一批金银财宝,司马光领衔上书,陈述国家穷困,不愿受赏.但几次都未被批准,最后他将赏赐自己的一份交给谏院,充作公费.他在洛阳任职时,曾买地修筑了一所居住、读书、游览的“独乐园”,幽雅简朴,他非常满意.但当皇上的使臣到这所宅院来向他问政时,却为这低矮的瓦房、间隔的陈设暗暗发笑,他不能相信名扬天下的“司马相公”会这样寒碜!司马光的妻子死后,没有钱办理丧事,儿子司马康和亲戚们主张借些钱,也该把丧事办得排场一点,司马光不同意,并且教训儿子处世立身应以节俭为可贵,不能动不动就借贷.最后还是把自己的一块地典当出去,才草草办了丧事.这就是民间流传的所谓司马光“典地葬妻”的故事.呕心沥血著《通鉴》
司马光在中国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他主持编写了不朽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他的名字将和这部著作一起永远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
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博通经史,出仕后也一直坚持读书,尤其留心研讨历代史书.他在馆阁校书以及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官时,看到满架满架的都是史书,几间屋子都放不下,如此浩翰的朝野史籍,一个人穷毕生之精力也是看不过来的.于是他逐渐产生了一个编写一本既系统又间明扼要的通史,使人读了之后能了解几千年历史的兴衰得失.他的想法得到了他的好友、历史学家刘恕的赞同和支持,于是在嘉佑年间,司马光便在公事之余开始了《通志》的编写和工作.
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将他写好的《通志》进献给英宗皇帝.《通志》共八卷,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共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主要写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的盛衰兴亡,供皇帝参考.英宗看后,非常满意,要他继续写下去,并下诏设置书局,供奉费用,增补人员,专事编写工作.司马光深受感动,很快便在右掖门处的秘阁内设立了书局,并请来了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刘班,刘恕、范祖禹等人,共同讨论了书的宗旨、提纲,并分工由刘班撰写两汉部分,刘恕撰写魏晋南北朝部分,范祖禹撰写隋唐五代部分,最后由司马光总其成,由司马光之子司马康担任文字的校对工作.
第二年,英宗病逝,神宗即位,开经筵,在迩英阁进读《通志》,他认为《通志》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就召见司马光,大加赞赏,并赐名《资治通鉴》,说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还要亲自为《资治通鉴》作序.这就更加促进了这部史书的编修工作.到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资治通鉴》最后脱稿修成,前后共成时十九年.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丰富的历史事实.全书计二百九十四卷,另附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这部书,取材甚广,网罗极富,除依据正史处,还采用了野史杂志三百二十余种,而且对史料的取舍极严,考辨异同,尽力求真,所以记述内容,比较翔实可信,为历代史学家所推崇.《通鉴》文字以荀悦的《汉纪》为宗,力求简明扼要,文笔生动流畅,朴质精炼,富有文学意味.不仅可以作为历史著作阅读,有些篇章也可当作文学作品欣赏.
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的十九年中,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特别是在洛阳的十五年里,几乎付出了他全部的精力和心血.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编书,常常废寝忘食,有时家里实在等不上他回来吃饭,便将饭送至书局,还要几次催他才吃.他每天修改的稿子有一丈多长,而且上边没有一个草字.他的房子低矮窄小,夏天闷热难堪,洒下的汗珠把书稿都浸湿了.后来,他请匠人在书房里挖了一个大深坑,砌上砖,修成一间“地下室”,他就在这个冬暖夏凉的地方,专心致志地埋头编书.他对史料考核极其认真,追根寻源,反复推敲,不断修改.《通鉴》编成后,洛阳存放的未用残稿就堆满了两间屋子,可见他为这本书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啊!重执政废新法
元丰八年,神宗病逝,不满十岁的哲宗即位,由宣仁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被起用为陈州知州,路过京城时,被留作门下侍郎,次年又升尚书左仆射,与吕公著(尚书右仆射)同执朝政.司马光执政后,便开始排斥打击变法派人士,接连上表,彻底废止新法.
元佑元年(1086年)九月,司马光病逝,终年六十八岁,朝廷赠以“太师”、“温国公”等称号,派专员扶灵柩返夏县安葬,谥“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