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你认为应该怎样结合自身成长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4/19 15:36:57
你认为应该怎样结合自身成长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
你认为应该怎样结合自身成长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主要任务包括:
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八)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回答者: anti888anti | 一级 | 2011-3-23 21:35

把科学发展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建立在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的.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同时,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国发展出现一系列阶段性新特征,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人民群众对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待.事实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因此,以科学发展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待,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宛如一部激越雄浑、高潮迭起的交响史诗:“十一五”的华彩乐章余音未了,“十二五”的优美旋律已悄然可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地把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当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这一主题和主线,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像一个长长的链条,环环相扣,不断向前.每一个时代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重点.把科学发展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基于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基于我们党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把握.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虽然地区冲突和国家间矛盾纠纷仍然存在,但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同时,由于传统工业文明发展存在种种弊端,人类社会面临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危机,摆脱传统发展模式、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世界性课题,引起各国的广泛重视.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同时,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国发展出现一系列阶段性新特征,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人民群众对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待.事实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因此,以科学发展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然而,发展之路从来不会平坦.从发展到科学发展,我们的认识在深化、实践在推进.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现科学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而当前最核心、最关键的任务,无疑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因为,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无不与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不够科学有关.特别是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因此,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主题和主线对于事物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主题统领全局、指引方向,主线贯穿全程、牵动各方.俗话说,纲举目张.把握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我们就能抓住“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就可以为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奠定认识和思想基础.
总体目标是:实现“四个全省领先”,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省领先;“三个大幅提升”,经济综合实力、科技创新能力、示范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两个上台阶”,人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一个跨越”,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为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十二五”主要目标和任务如下:
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加强人才培养,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必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必须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等.
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包括:
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八)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一是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
中国有占世界20%的人口,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建设都孕育着巨大的需求潜力.充分挖掘和释放国内需求的潜力,既是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和基本的立足点.
他说,我们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在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上下更大的功夫.中国的最终消费品目前还不到50%,这与国际上70%左右的平均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挖掘居民的消费需求,中国政府将多措并举,包括实施就业发展优先的战略,五年城镇新增就业的人数将达到4500万人以上,转移农村的劳动力达到4000万人以上;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五年内使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由47.5%提高到51.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积极发展新兴的消费业态,促进文化、旅游、建设等消费,加强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逐步使中国国内市场的总规模能够位居世界的前列.
我们将继续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无论是提高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需求的供给能力,还是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都需要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我们要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
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政府投资主要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水利设施的建设、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卫生、科技、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建设.另一方面,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
二是增强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城乡区域的发展不够平衡,这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教育的主要症结.增强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这也有利于培育和创造更多的国内需求.
我们将适应国内外需求变化的趋势,把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同步的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加大强农惠农的力度,加快农业的科技创新,加强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使中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亿吨以上.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进装备制造、船舶、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轻工、纺织等重点产业的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与兼并重组,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尽快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先导性、自主性的产业.到2015年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力争在五年内服务业的比重能够提高四个百分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7%左右.
我们将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产业的有序转移.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内在统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机结合,把解决好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使各个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十二五”期间,要从完善制度和增加投入两个方面做出安排,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实施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在公共教育、就业服务、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统筹建设批重大的民生工程.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的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展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试点,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全覆盖;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医保基金的支付水平,发展社会的救助事业,切实加强对孤残老人和儿童的帮助和救助;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逐步减少贫困人口.我们将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力同步提高.未来五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实际增长达到7%以上.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既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全面落实优先战略,构建以绿色、低碳为特点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和产品,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再生利用的产业化;提高应对气侯变化的能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实施重大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到2015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分别比2010年降低16%和17%,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为实现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是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进步依靠的是改革开放,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改革开放仍然是强大的推动力.我们将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的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金融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资源税的改革,扩大增值值的征收范围.
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稳步的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推动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的改革,推进水价、电价的改革,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提高排污费的征收率,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产权的交易机制.
再问: 谢谢~还有重大措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