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司马迁属于那个朝代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3/29 04:41:06
司马迁属于那个朝代
司马迁属于那个朝代
司马迁
  司马迁(前451—?),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汉武帝元封三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几年以后便开始了《史记》的写作.后因李陵事件而受了宫刑,出狱以后继续写作《史记》.在这部著作基本完成的时候就逝世了.《史记》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组成部分,共52万多字,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之间大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是我国史传文学的典范,鲁迅曾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酌之离骚”.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5年)司马迁生于龙门.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六岁,在故乡读书.
  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太史公自序》:“谈为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公元前136年(建元五年)十岁,在故乡.
  《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阳,年十岁,则诵古文.”按:司马迁十岁左右,即在故乡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 十一岁.
  窦太后死,汉武帝罢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元光元年)十二岁.
  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十九岁,从夏阳迁居长安.
  汉武帝从主父偃建议迁民于茂陵.司马迁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为侍中.
  公元前126年(元朔三年)二十岁,游历各地.
  司马迁漫游江淮,到会稽,渡沅江、湘江,向北过汶水、泗水,于鲁地观礼,向南过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彭城,寻访楚汉相争遗迹传闻,经过大梁,而归长安,历时数年,为协助父亲著作史记做准备.
  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 二十二岁.公孙弘为丞相,请为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司马迁得补博士弟子员.
  公元前123年(元朔六年)二十三岁,为郎中.以考试成绩优异为郎中,即皇帝的侍卫官.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二十四岁,为郎中.
  司马迁侍从武帝巡视至雍,祭祀五峙.获白麒.司马淡始修《太史公书》.
  《史记》原计划记事止于此年.《太史公自序》:“述陶唐以来,至于麒止.”后来司马迁修改下限述于太初末年.
  公元前119年(元狩五年)二十八岁,为郎 中.
  汉武帝游鼎湖,至甘泉(今陕西淳化县境内),司马迁以郎中身分侍从.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元鼎四年)三十三岁,为郎中.
  司马迁随汉武帝祭祀五帝到雍(今陕西凤翔县),到河东(今山西夏县东北).
  有司与太史公司马谈、祠官宽舒议祭祀后土祠.始立后土祠于汾阴(今山西万荣县).冬十月,“武帝自夏阳东幸汾阴”,司马迁随武帝回夏阳故乡.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三十四岁,为郎中
  冬十月,司马迁以侍中身分侍从汉武帝巡行至西北的扶风、平凉、空峒.太史公谈、祠官宽舒等向武帝建议立泰峙坛.太史公谈泰峙典礼.
  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三十五岁,为郎中将.
  汉武帝与公卿、诸生议泰山封禅.司马迁受命为郎中将以皇帝特使身份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到达邛(今四川西昌一带)、笮(今四川汉源一带)、昆明(今云南曲靖一带),安抚西南少数民族,设置五郡.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三十六岁,为郎中.
  汉武帝前往泰山封禅,太史公司马谈随行,至周南(今河南洛阳)而病危.司马迁自西南归,见父于周南.谈临终嘱司马迁继孔子而续《春秋》.
  司马迁以郎中身分侍从汉武帝至泰山,又至海边,自碣石至辽西.又经北边、九原(今包头市西),五月回到甘泉.
  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三十七岁,为郎中.
  春,司马迁随汉武帝到缑氏(今河南偃师),又到东莱.四月,黄河决口,司马迁从武帝至濮阳瓠子决口处,与群臣从官负薪塞黄河决口.
  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三十八岁,为太史令.
  司马迁继父职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太史公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绅石室金匮之书.”与朋友挚峻书信往还,勉励其抛弃隐居生活,立志于事业,从而立德、立言、立功.
  公元前107年(元封四年)三十九岁,为太史令.
  冬十月,司马迁随汉武帝至雍,祭祀五帝.经回中道,北出萧关(今宁夏固原县东南),经涿鹿,从代地(今河北蔚县)而还,经河东回长安.
  公元前106年(元封五年)四十岁,为太史令.
  冬,司马迁随武帝至南郡盛唐(在庐江),望祭虞舜于九嶷山,自寻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过长江,登庐山,北至琅琊(今山东诸城),增封泰山,沿海而行.
  公元前105年(元封六年)四十一岁,为太史令.
  冬,司马迁随汉武帝行至回中(今陕西陇县西北).三月,经夏阳至河东,祭于后土祠.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四十二岁,为太史令.
  司马迁倡议并与上大夫壶遂等制定《太初历》,汉武帝宣布废《颛顼历》,改用此历法.太初历对后代有极大影响.冬十月司马迁随武帝祭泰山.司马迁开始著述《史记》.
  公元前103年(太初二年)四十三岁,为太史令.
  司马迁专心著述.“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天汉元年)四十六岁,为太史令.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武帝发兵讨伐匈奴.李陵为将,请“自当一队”.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四十七岁,为太史令.
  三月,司马迁随汉武帝至河东,祭祀后土.十一月,李陵战败被匈奴俘虏,司马迁因替李陵讲公道话,而被捕入狱,判死刑.
  公元前98年(天汉三年)四十八岁.
  李陵被灭族.司马迁为著作史记而忍辱苟活,自请宫刑.《悲士不遇赋》约作于是年.
  公元前97年(汉武帝天汉四年)四十九岁,为中书令.
  司马迁被赦出狱,任中书令.《汉书.司马迁传》:“迁既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发愤著史记.
  公元前93年(太始四年)五十三岁,为中书令.
  任安(少卿)此年四、五月间有信给司马迁.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征和二年)五十五岁,为中书令.
  司马迁《报任少卿少》作于是年.司马迁完成《史记》.《报任少卿书》说:“仆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岁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武帝患病,奸臣江充谎称宫中有人埋设木偶诅咒武帝,武帝使江充查抄.江充与太子有矛盾,勒逼皇后自杀,并要挟太子.太子杀死江充,武帝发兵讨伐太子,太子起兵反抗,兵入逃亡自杀.此即为历史上有名的巫蛊案.
  公元前90年(征和三年)五十六岁,司马迁约死于本年.
  司马迁死年死因不明.《汉书旧议注》:“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郭沫若《关于司马迁的死》:“下狱死事,必世有流传,故卫宠、葛洪均笔之于书,谅不能无中生有,以歪曲史实”.
  (前145或前135~?)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继父志,任史官
  司马迁,宇子长,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出生于龙门山下(在今天的陕西省韩城县).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父亲司马谈的遗志,当上了太史令,开始从皇家藏书馆中整理选录历史典籍.司马迁的祖先并不十分显要,其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职.但是司马迁和他的父亲都以此为荣,在他们的心目中,修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他们为此奉献了自己一生的精力.
  司马谈一直准备写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在父亲的直接教导下,司马迁十岁时便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他又跟着董仲舒学习《春秋》,跟孔安国学习《尚书》.司马迁学习刻苦,进步非常快,极有钻研精神.
  司马迁的父亲病危时,拉着儿子的手,流着眼泪对他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接着做太史,千万不要忘记我一生希望写出一部通史的愿望.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不要忘记啊!"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自己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自己的身上.司马迁低着头,流着泪,悲痛而坚定地应允道:"儿子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我一定完成您的志愿."
  司马迁做了太史令以后,就有了阅读外面看不到的书籍和重要资料的机会.这为他以后著《史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是,资料整理工作非常繁复.由于当时的那些藏书和国家档案都杂乱无序,连一个可以查考的目录也没有,司马迁必须从一大堆的木简和绢书中找线索,去整理和考证史料.司马迁几年如一日,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几乎天天都埋着头整理和考证史料.
  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他决心效法孔子编纂《春秋》,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著.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手写他的伟大著作《史记》 top
  二、直言受宫刑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广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凤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 《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三、 发愤著 《史记》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 "书",共五个部分,约五十二万六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