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人物(斯宾诺莎)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4 18:38:33
请介绍一下斯宾诺莎,最好可直接用作作文素材。
人物(斯宾诺莎)
解题思路: 见“解答过程”
解题过程:
斯宾诺莎 (Baruch Spinoza ,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荷兰哲学家。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他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从西班牙逃往荷兰的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母亲以经营进出口贸易为生,生活颇为宽裕,斯宾诺莎也因此得以进入当地的犹太神学校,学习希伯来文、犹太法典以及中世纪的犹太哲学等。他也接受了拉丁语的训练,而正是凭借着拉丁语,斯宾诺莎得以接触笛卡尔等人的著作。他也由此渐渐脱离所谓正统的学说范围,1656年因反对犹太教教义而被开除教籍。他最後搬出犹太人居住区,以磨镜片为生,同时进行哲学思考。1670年移居海牙,斯宾诺莎此後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1673年有人提供他海德堡大学哲学系的教职,条件是不可提及宗教,不过斯宾诺莎婉拒。他在45岁时就去世了。
哲学上,斯宾诺莎是一名一元论者或泛神论者。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即作为整体的宇宙本身,而上帝和宇宙就是一回事。他的这个结论是基于一组定义和公理,通过逻辑推理得来的。斯宾诺莎的上帝不仅仅包括了物质世界,还包括了精神世界。他认为人的智慧是上帝智慧的组成部分。斯宾诺莎还认为上帝是每件事的“内在因”,上帝通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所以物质世界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其必然性;世界上只有上帝是拥有完全自由的,而人虽可以试图去除外在的束缚,却永远无法获得自由意志。如果我们能够将事情看作是必然的,那么我们就愈容易与上帝合为一体。因此,斯宾诺莎提出我们应该“在永恒的相下”(sub specie aeternitatis)看事情。

  斯宾诺莎提出以实体、属性与样式为中心的自音论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观点,并披上泛神论的外衣,同时又具有丰富的辩证法因素。强调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必然的,主张“必然性的认识”就是自由。认为感性知识不可靠,只有通过理性的直觉与推理才能得到真正可靠的知识,是唯物主义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
  在伦理学上,斯宾诺莎认为,一个人只要受制于外在的影响,他就是处于奴役状态,而只要和上帝达成一致,人们就不再受制于这种影响,而能获得相对的自由,也因此摆脱恐惧。斯宾诺莎还主张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对于死亡的问题,斯宾诺莎的名言是:“自由人最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关于死的默念,而是对于生的沉思。”他的一生也彻底地实践了这句格言,对死亡一直十分平静面对。
  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对之後17世纪的科学运动的意义在于其决定论的解释,为此後的科学一体化提供了蓝图。他对後来的哲学家,例如谢林、费尔巴哈、马克思等人都有过影响。
  斯宾诺莎哲学的目的是证实思想的真理性并获得自由,条件是放弃世俗的东西获得思想的自由,方法是对真理标准的重新确定即真观念。他首先对知识进行了分类,把知识分为传闻的知识,经验的知识,理性的知识,直观的知识四种,并认为直观的知识是最可靠的,即真观念。
  他还界定了上帝的概念,认为上帝是“我理解为绝对无限地存在,亦即具有无限多属性的实体,其中每一属性各表示永恒无限的本质”。他还界定了实体的定义,“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需借助他物的概念”。实体具有自因性无限性自由性永恒性。通过对实体概念及其特征得分析,他得出上帝是唯一的实体。他还对自然做出了区分,认为主动得自然作为属性,被动的自然作为样式,即作为原因的自然合作为结果的自然,自然既是自己的原因又是自己的结果,可见自然是实体。同时,上帝又是自然的内因是全部得自然。(通俗来说,就是上帝实体自然是一个东西)
  他克服了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思维和广延是上帝实体的两个属性并各有各的样式。
斯宾诺莎的著作中最伟大的莫过于《几何伦理学》(Ethica Ordine Geometrico Demonstrata,简称《伦理学》),该著作一直到斯宾诺莎死後才得以发表。该书是以欧几里得的几何学方式来书写的,一开始就给出一组公理以及各种公式,从中产生命题、证明、推论以及解释。他的其他重要的作品包括了《神学政治论》(TractatusTheologico-Politicus)、《政治论》(Tracta Atus Politicus')、《哲学原理》、《理智改进论》等。《神学政治论》的主题是圣经批评与政治理论,而後者则只谈政治理论。
祝: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