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化学 > 作业

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化学作业 时间:2024/06/10 13:43:48
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问题
原子轨道到底是什么样的?1S2SSP3S3P3D.都是在空间重叠排列的吗?然后电子还在各自的轨道里运动,那外层的轨道不就包含着里面的吗?那1S和2S里的电子不就都在一起乐嘛,能量还有什么区别啊?
还有啊,4S的能量低于3D的,所以先排4S的,这是不是说4S在3P的里面呢?那为什么失电子的时候不从4S先失去呢?
氢原子的简并性?能不能再说的简单易懂一点?
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问题
电子在核外的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是“原子轨道”一词还一直沿用.电子的运动规律有概率性,我们只能用概率方程的形式来表述电子在原子核外某个空间内出现的几率.薛定谔方程就解释了这种概率性.这是一个二阶偏微分方程,为了使它得到合理的解,我们引入了量子数n、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为了便于研究电子的能量、运动规律和元素周期中的一些规律.我们把n、l定义为层和亚层.但是这是是一种人们理想化的想像,并不代表真实情况.实际上,最外层的电子也有可能在进核区域出现.
你提到的能量关系是一种能级交错现象.也并不是说4s轨道的能量一定低于3d轨道的能量.
氢原子,n数值相同的各轨道能量相同,也就是Ens=Enp=End=Enf,这就是氢原子的简并性.
n相同的各轨道能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n相同的各轨道能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的程度有快有慢.
这就产生了能级交错.对于原子序数很小和很大的原子,4s轨道能量是要大于3d轨道能量的.只有某些原子才像你说的那样.比如K、Ca等
能级交错的现象可以用屏蔽效应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