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驳论文以怎样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3 03:11:41
怎样写驳论文
驳论文以怎样写
解题思路: 详见解答过程
解题过程:
第一步:亮敌观点、列举现象。
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事例选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们;罗列的丰富性,以求引起读者共鸣;修辞的多样性,以求彰显行文文采,增强气势。例:
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第二步:指出危害。
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

  (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第三步:挖掘本质。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第四步:亮己方观点。高瞻远瞩,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教育、政府规范和引导、法律严惩几个角度谈起。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五步:论证己方观点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常用的反驳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事实揭穿法。即抓住对方论点的虚伪性,用事实予以驳斥。例如《有钱就幸福吗》一文中作者列举马克思、居里夫妇、舒伯特、巴尔扎克等人的事实,他们都没有钱但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因而是幸福的。用事实直接驳斥错误论点,可谓义正辞严,一针见血。
二、打击要害法。即抓住对方论点的要害所在,予以分析解剖,揭露其实质。例如《“友邦惊诧”论》在批驳“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时写道:“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车府就怕了……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这段话击中敌论要害。既然不要“国将不国”,国府何以失了东三省不声不响?而学生的爱国行为倒是“国将不国”之举?两相比较,敌论的荒谬绝伦及其卖国真面目就暴露无遗。作者抓住这一要害,分析解剖,驳倒“敌论”。
三、论是证非法。即独立地论证对方论点相对立的论点。从而反证对方论点是错误的。例如《俭以养德》是一篇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议论文,作者对“我的劳动所得,我愿怎么花就怎么花你管得着吗”的错误观点开始没有直接反驳,而是提出一个与之相对立的论点“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加以论证:一论鲁迅的一件袍子穿了好几十年的事实,二论国家干部或先进劳动者的一举一动对周围人发生的影响,三论胡花钱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事实。层层推进,把正确的观点树了起来,错误的观点也就随之而倒。 四、揭穿谎言法。即指出对方论据是一派胡言,从而推翻对方的论点。例如《“友邦惊诧”论》在批驳诬陷学生“捣毁机关,阻断交通……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论据时,引用《申报》的消息,证实某部员“架去重伤”,某秘书“失踪之事”纯属谣言,而学生倒被镇压,死伤惨重都是事实。这样,是非曲直,一清二楚,事实真相,一目了然。论敌论据一倒,论点自破。

例文
论“小事”
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表扬了一些遵守纪律、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的同学。会后,张宁同学说:“区区小事,何足道哉。”这个同学平时散漫,纪律松懈。有一次,他没有做值日,组长批评他,他还和组长吵架,强词夺理。老师知道了这种情况后,批评了他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他却说:“芝麻点儿小事,有什么了不起。”
难道这些真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吗?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而实现四个现代化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我们青少年一代不仅要学习和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要从小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这就需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从点点滴滴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日积月累,使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中学生的道德规范。优秀售票员李素丽,热情对待每一位顾客,搀扶盲人上下车,为老人、病人让座,主动为外地人介绍站名。这些看起来是很平凡的小事,但处处体现了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好事可以看出一个人高尚纯洁的心灵,小事不小。张宁同学认为“区区小事,何足道哉”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难道一个人高尚的品德不是在日常平凡小事中培养成的吗?轻视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怎能干好建设祖国的大事?轻视每一块砖瓦,怎能盖好高楼大厦?轻视每一滴水,哪会有浩瀚的汪洋呢?
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须从平凡小事做起,一个人犯错误,也往往是从并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俗话说:“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坏事虽小,但它腐蚀了一个人的灵魂。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质变,最后就会跌进犯罪的泥坑,成为人民的罪人。我校有一个学生就是这样,他平时不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身坏习气,迟到、旷课,甚至结交一些社会痞子,老师多次教育,拒不接受,置若罔闻,终于发展到到社会上打群架,拦路抢劫,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受法律的制裁。这样的事例使人触目惊心。如不防微杜渐,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古人说的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做它,也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它,从发展的观点看,小事和大事是紧密相联系的。有关思想道德的事,决不是小事,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评析:
这是一篇驳论文。作者按着先引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再进行分析批驳,最后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的思路来完成的。
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的引出了张宁的“区区小事,何足道哉”和“芝麻小事,有什么了不起”的错误观点。第二、三、四自然段是分析批驳部分,这部分是从正反两个方面,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来批驳错误论点的。二、三自然段是从正面入手来分析批驳,先是讲道理,然后引出李素丽的事例,来说明平凡小事,可以培养人的性格,李素丽的事迹,正说明了她是从平凡小事做起,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表现了她高尚的道德情操。紧接着连用反问句,语气强烈,不容置疑,强调了平凡小事的重要作用。第四自然段是从反面入手,阐明平凡小事不能忽视。引用俗语“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事不在意,久而久之将会酿成大祸,以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紧接着例举一名学生走上犯罪道路的事实,来说明小事不能忽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第五自然段通过层层分析说理得出结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水到渠成的阐明了作者正确的观点。
本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作者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说理,用摆事实,讲道理,层层深入,以理服人,并在反驳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方法,以使文章说理透彻,说服力强,有力的反驳了对方的观点,我们在作文练习中,也要注意提高分析说理的能力,倘若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说理方法和论证方法,并能在写作中融会贯通,那么就像是插上了成功的翅膀,你就会写出成功的议论文。
再如: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笼子里关着两只鸡,一只爱叫,另一只不爱叫。不爱叫唤的母鸡,即使下了蛋也不叫唤,而爱叫的母鸡不下蛋也叫唤。主人往往认为蛋是爱叫唤的母鸡下的,因而爱叫唤的母鸡也就常常得到主人的奖赏——一把好食。实际上不爱叫唤的母鸡下的蛋多,但因为它不爱叫唤,使主人判断错误,不但得不到好的食物,反而常遭主人喝斥。
“谦虚谨慎”和“沉默是金”曾经是传统的美德,而现在更欣赏的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式的“个性张扬”;于是许多人开始追求种种所谓的个性。我们在张扬自己的个性的时候,需要不需要顾及到社会的影响,社会到底需要张扬什么样的个性?
请以“个性与社会需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或认识,也可编写故事、寓言等。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例文 “蛋”是你下的,就请你“叫”
很显然,那只不会下蛋但却“咯咯”叫个不停的母鸡实在可恶!它无情地剽窃了他人的劳动成果,还害的那只埋头苦干、勤奋敬业的母鸡屡遭呵斥,真该把他炖了喝汤!但我却想对那只被误解的鸡说:“蛋是你下的,你为什么不叫?”
无疑,这只鸡是很典型的“中国鸡”,千百年的儒家文化造就了一个厚德载物、宽和隐忍的中华民族。诚然,谦虚谨慎是一种高贵的美德,是有涵养的表现。于是许多人在这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下变得不爱出风头,事事不争,就算工作出了成绩也不愿或是不敢拿出来展示,生怕背上炫耀的黑锅。当别人赞扬时更是诚惶诚恐,恍若自己已然成为那只暴露在猎人准星下的“出头鸟”。甚至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害之时,也只哀叹一声“退一步海阔天空”就“忍”了下来。但是,我要说:只是多么可悲啊!这样的个性,怎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首先,这种“忍让”是对我们合法权益的践踏,是对犯罪的放纵。需要“鸣叫”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如果人人只是退让,我们怎么才能保护本应属于我们的东西?这个社会岂不是要变成一个罪犯横行、人人自危的社会?中美进行入关谈判,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在中国,很多人维护知识产权的一是非常淡薄,被侵犯了也不知道维护,所以盗版横行,正版的软件、CD登场非盗版侵蚀的无法生存,这样的市场,怎么能和国际接轨?怎么能形成良好的竞争体制?
其次,“叫”与“不叫”说明了一种“争”与“不争”的问题,“蛋”是你下的,你有能力,你却不叫。当然显示你很大度、有“海量”但是在现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你怎样才能显出你的水平、为人重视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孔子不也说要把能力“陈”出来吗?况且英雄出手,叱咤风云,本就是很荣光的事,又有什么可耻?试想,我国不争,奥委会会主动把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送给”北京?上海不争,2010年世博会会主动找上门来?在这个与国际融合、竞争、发展的时代,我们不主动亮出自己的能力、优势,怎么与世界沟通,怎么能在竞争中进步?
当然,我说的“争”,要首先有资本,即我们的实力。我们只有谦虚谨慎地积蓄好我们的实力,“争”才有意义。而且我们要有道德地去争,凭借实力战胜对手,这才能让“争”健康积极。
不霸道,也不软弱;不炫耀,也不孤芳自赏、甘于无闻,这才是一个健康的个性。是鹰,就要飞翔;是豹,就要奔跑。如果你会下“蛋”,那么,就请你“鸣叫”!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