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4/30 19:44:17
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在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从理论上看,反映事物内在联系,体现事物本质特点的关系也就是规律.从实践上看,把握了客观规律就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十六大提出了我们党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全面小康”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与2000年我国达到的“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小康”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内容. 有的同志提出,有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什么还要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我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种转型不是细枝末节的变动,而是经济体制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适应经济体制的这种深刻变革,社会体制正在发生转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出现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多样化,推动着我国社会体制的转型.对外全面开放是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显得特别重要而艰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什么关系?一方面,如前面所提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另一方面,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我们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当前发展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和谐的状态中实现.如果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性目标,那么,逐步消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所要完成的重要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全面小康”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使得“全面小康”在理论形态上更加完整、系统.当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需要长期奋斗,不断推进,逐步实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我想,我们完全能做到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协调方面,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比现在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从而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能够获得成功.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实践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而发展则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当然,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肯定会导致不和谐.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