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秦楚时的货币是什么.怎样来计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10 20:06:40
秦楚时的货币是什么.怎样来计算?
秦楚时的货币是什么.怎样来计算?
秦代最重要的货币当属“半两”钱,史载“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初行钱”,一般认为这就是秦国初铸半两钱的年代.秦始皇灭六国后,废除各国的刀、布等旧钱,将“半两”定为法定货币.半两钱的出现将先秦时期各种原始形态的货币统一在方孔圆钱之下,中国货币的形态从此固定下来,以后一直沿用到清末,通行了两千多年,影响极其深远.
爰金取象于龟,除钤印“郢爰”外,还有钤印“陈爰”、“[]锾”、“鬲阝]爰”、“卢金”等币文与无字金版、金饼等.以银为币,是楚国独创.1974年在河南扶沟出土了18块铲状银币(银布)(《河南扶沟古城村出土一大批楚金币》(《文物》1980年第10期)),就是楚国制造银币的物证.币成铲形,是中原地区货币的特点,从此可见楚国与中原各国商业贸易的密切.金银币,属于称量货币,需要切割使用,故非等量货币.但它已属“初级铸币”,“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黄德馨《楚爰金研究》),反映了楚国商品流通领域的活跃.在金银币发展的同时,楚国的度量衡器具已日趋齐备.据《淮南子·人间训》载,白公胜在夺权斗争中,为了笼络人心,曾以“大斗斛以出,轻斤两以内”为号召,可见春秋时期楚国的度量衡已出现了.但在考古发掘中所见到的实物,都是战国时期的.度器,目前见于考古发掘资料,一是寿县楚幽王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铜尺,二是长沙战国楚墓中也出土了一件铜尺,长度分别为22.5厘米和23厘米.量器,主要是在安徽、江苏等地发掘的几件铜量器具.衡器,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都出土了不少天平和法码,其中以湖南最多,时间为春秋末至战国时期.江陵雨台山410号战国初期楚墓出土的四枚铜法码,是已知最早出土的法码.从出土的法码看,均为环形,故称“环权”.出土的环权个数不一,1945年长沙近郊出土的一组环权,共10枚,应是最完整的一套法码.1954年长沙左家公山15号墓、1958年常德德山墓分别出土了一件木杆铜盘天平,是迄今所见最完整的两件天平.
再问: 谢谢你的答案,那我想问下秦始皇还未统一前用的是什么货币呢?最好详细一点,谢谢
再答: 秦始皇还未统一前有六国分别用:齐国商业十分发达,一直保持自己独立的刀币体系,到其晚期才出现圜钱。刀化从春秋时期即流行于齐国大约到战国中期威、宣之时(公元前378-前324年),齐国国势达到鼎盛时期,齐国境内的刀币皆统一于“齐法化”。 春秋时期,楚国最初使用的主要是海贝,如淅川下寺楚墓中就出土了大量海贝。楚国的铜贝也有铲形的。 银币:以银为币,是楚国独创。 金币:史称楚金币为郢爰和卢金,又称印子金,即有特定铭文的扁平金版。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始货币逐步演进为铸币,即早期钱币。诸侯列国先后铸造钱币,各自为政,并不统一。列国钱币的形态、制式、名称、重量等等,各有特点,十分复杂,除了铸青铜钱币外,个别地区还使用贵金属称量货币,有些地区仍继续沿用原始货币,但主要流通货币是铜铸币。春秋战国青铜铸造的钱币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布币、刀币、圜钱、贝形钱四大类型。各大类型有多种多样的品种组成。 战国中晚期(约公元前4~3世纪),布币广泛流通于三晋地区赵、魏、韩等国;北方燕国方始铸窄小布币,面文多为地名:阳安(阳)、襄平、益昌、平阴、鱼阳及右明新化等,这些布币字体多变、大小不等、品种纷繁,是先秦货币中一个“最大的家族”。战国末年燕国始铸环钱,时在燕亡于秦(前222年)前后。期间铸有:明化、明四、一化。穿孔由圆变方,无廓,背平;面文“明化”系承明刀演化而来。“明”字变化较多,其值相当于一刀。一般“明”字“日”中不带点的“明”字钱,要比带点的“明”字钱重,其中可能存在有时代早晚关系。 据了解,赵国的钱币,因区域、时间的不同,经济需求的不同而先后铸有尖足布、刀币、类圆足布、圆足布、三孔布、方足布。 魏初期以谷帛为币,后仅用了七个月五铢钱即废止,继而又恢复流通五铢钱,形同汉制,钱体较汉五铢稍小,显著的特点是外郭压五又压铢。 韩哀侯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金属货币的流通更加广泛了。当时金属货币有铜币和金币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