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生物 > 作业

将高杆(T)无芒(B)小麦与矮杆无芒小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杆无芒、高杆有芒、矮杆无芒、矮杆有芒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生物作业 时间:2024/06/13 11:00:45
将高杆(T)无芒(B)小麦与矮杆无芒小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杆无芒、高杆有芒、矮杆无芒、矮杆有芒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将高杆(T)无芒(B)小麦与矮杆无芒小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杆无芒、高杆有芒、矮杆无芒、矮杆有芒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
亲代都是无芒,后代出现有芒,说明有芒是隐形基因b
高杆无芒:高杆有芒:矮杆无芒:矮杆有芒=3:1:3:1
即 高杆:矮杆=1:1 无芒:有芒=3:1
这种情况亲本是TtBb ttBb
再问: 怎样通过 高杆:矮杆=1:1 无芒:有芒=3:1 推出TtBb ttBb ?
再答: 回到最基础的Aa X Aa的问题上去 结果是AA:Aa:aa=1:2:1,这个记得吧,而AA与Aa的形状是一样的,所以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由此从 无芒:有芒=3:1 推出亲代都具有Bb 至于高杆和矮杆,这个的话首先已知高杆基因为显性,那么矮杆必须是tt,这就得到其中一个亲本为ttBb,再接着 因为高杆:矮杆=1:1,还记得Aa X aa是怎么的结果么?Aa:aa=1:1的 因此另一个亲本必须是TtBb
高杆有芒和矮杆无芒小麦杂交,F1全是高杆无芒,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2的1800株高杆无芒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及 小麦高杆(H)对矮杆(h)是显性,现有两株高杆小麦,它们的亲本中都有一个是矮杆小麦,这两株小麦杂交,在F1中出现纯合高茎 一株黄粒(D)高杆(T)玉米与某表现型玉米杂交 小麦中高杆对矮杆为显性 小麦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病(T)对易染病(t)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用高杆抗病品种与 14、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 小麦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病(T)对易染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可自由组合.现用DDTT与ddtt两个品系作亲 已知水稻高杆(T)对矮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杆、抗 小麦高杆对矮杆为显性,抗病对易染病为显性……其中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比例为 若甲品种为小麦的高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乙品种为小麦的矮杆不抗锈病纯种 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 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 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 甲水稻(DDRR)与乙水稻(ddrr)杂交然后再自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