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如何提高对于材料的运用能力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30 16:29:59
我经常阅读一些书籍,像《读者》《格言》……书籍,但我总觉的帮助不大,作文水平也没有较大的提高,是不是我对于材料运用能力出了问题,如果去背诵的话这方面的能力是否会有提高呢?
如何提高对于材料的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 阅读总是有益于写作的,关键在于要理解素材,然后才是灵活运用。
解题过程:
材料中的人物要认真研究、熟悉。这个人物,无论他是历史人物,还是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也就是说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当然,如果是现实中的人物那就更好,特别是新近为大家所熟知的公众人物,那更新鲜、醒目。比如,金晶。我们要研究她的性格、成长、重要事迹,记住她说过的经典的话、经典的行为,要从中有所启示。   要多读书。《读者》《格言》可以,名著可以,报纸也可以。实在读得少,课本熟悉了也行。比如我们如果把苏轼选入高、初中的诗文汇集在一块儿,就可以大致把握住了他的一生。再思索他的一生、他的诗文对我们当代人有什么启示。比如《前赤壁赋》,它实际上展示了苏轼拯救自我的一次努力。文章通过主客问答,最后说服自己虽遭贬斥但拥有了“山间之清风、江上之明月”,重新发现了自我的价值,于是“相与枕藉,不知东方之既白”。这对我们现代人应该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启示意义的。如果实在都不熟悉,我劝你踏踏实实看几个电视专栏节目,也算是“亡羊补牢”之举。比如东方台的“可凡倾听”,一期一个人物,我们如果认认真真地看几期,记下了嘉宾的重要言论、重要事件特别是独特的细节,再加上我们自己的理解、思考,完全可以成为我们考场上的新鲜素材。
  但无论什么材料,光记住感人的瞬间还不够,还需要反复玩味其中感人的“点”在哪里,揣摩触动你的原因,挖出其中包裹的核心价值(历史的、社会的、哲学的甚至是伦理的),反思自身与当下社会的麻木、无奈、缺失、困境及潜藏的危机,从而引出更深刻的东西来。
1.材料的选用要有四个原则:
一是要有震撼力,即所用的材料是不能容忍之事。
二是要有感染力,即所用材料要是难能可贵之事。
三是要有吸引力,即所用材料是新颖而又曲折的事。
四是新颖独特。这是指选材时代感强,一般人很少见到或很少用到,或是人们熟视无睹的材料,但能用出新意。
面向生活的材料,越贴近当前生活,越离现实生活近,就越能吸引读者。
在书本中选择材料,越少有人涉列、越典型、越有文化内涵、越能引起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的联想越好。
人人都能想到的材料,只要能注意出人意料的角度、注意别人未曾注意的细节、发掘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思想内涵,就能化熟悉为新奇,化腐朽为神奇,具有点石成金、引人入胜的魅力。
2.运用的方法:
① “以一知充十用”。
②材料的巧妙的组合。
③从多角度运用积累的材料。
④运用材料可采用逆向思维。如要善于把小事放大,把大事缩小;平凡人要突出其不平凡之处,伟人要突出其平凡之处等。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