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关于现代诗歌的写作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7 00:35:53
我不太明白现代诗歌的分行,有什么规律呢?或是有什么依据呢? 比如海子的诗: 亚洲铜 亚洲铜
看见了吗? 那两只白鸽子 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
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 穿上它吧
白鞋子一句为什么这样分呢?
关于现代诗歌的写作
解题思路: 同学:如有不同意见,请在下面的继续讨论中留言,老师愿意成为你探讨知识的朋友。谢谢!
解题过程:
答:
这一节顺承第二节的思想脉络,通过将“白鸽子”转化成“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的大胆联想,以及“穿上它们”的热烈恳求,流露了诗人对于以屈原为代表的、为着祖国的幸福前途而不惮勇敢殉身的崇高人格的由衷敬慕与礼赞。但老师要说的是“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一句,在很多的版本里,都占了一行,不是你打成的将“鞋子”另起了一行。
诗歌的分行有什么规律?
答:
现当代诗歌分行的根据,主要有意义表达的需要,有情感、意味、韵律、节奏的考虑。“分行丰富了感情、音律的变化。即使行与句完全一致,那种由于分行、分节带来的间歇感、跳跃感,因韵脚有规律地出现而产生的对称感、和谐感,也是标点所取代不了的。”
我们来看戴望舒《雨巷》中的一段: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仅从《雨巷》节选的诗段来读,就已经感受到诗行悠扬的音乐美。它每行字数长短不拘、参差不齐、顿数大致相近地排列,形成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韵律,再加上辅以ang韵,每节押两三次韵,且一韵到底,形成了悠扬舒缓的乐感,使诗境笼罩着迷惘而彷徨的感伤情调。
分行还能使诗的语言内涵富有弹性,往往具有言外之意的张力:“原来习惯的语句一分行,就给人一种陌生感;连贯的意思被隔开,中间有了距离,有了空白就可容纳非语词的内容,读者有了更为广阔的理解与想像的余地。”
单看下面一组语词,你可能并没有太多新鲜的阅读体验:
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
但经过诗人精心分行之后变为:
打开
鸟笼的
门
让鸟飞

走

把自由
还给
鸟
笼
这是台湾诗人非马的诗歌《鸟笼》。
这首诗在排列上,开头1节2至4行呈几何图形,有如一只鸟笼,其视觉审美效果与诗境相合。而分行造成习惯语词的中断所产生出的空白效果尤为出色,如“走”字单独一行,让它的两边呈一片空白,正好使人联想到鸟走后获得的广阔空间,以及在这空间中自由翱翔的姿态。结尾的“鸟笼”二字本是一个词组,作者有意将其拆开,也是为了暗示小鸟脱离了牢笼;又由于“鸟”与“笼”并列,使诗意扩张为小鸟与鸟笼同时得到了自由,发人深省,使读者从诗的形式到思想内容都产生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分行不仅是对诗的定位,而且对诗的内质都是有作用的,由此说诗是分行的艺术,也未尝不可”,但一首新诗的创作与阅读,仅看重分行是不行的。分行归根到底要为诗歌语言的表达意图服务,否则便是在玩无聊的文字游戏。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