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祝福讲了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16:05:33
鲁迅的祝福讲了什么
鲁迅的小说《祝福》中写了三次祝福景象,分别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是描写鲁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这不仅仅是富人们的事情,而是“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操劳福礼是女人们的事,

鲁迅小说《祝福》的简介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

鲁迅的祝福写作背景

《祝福》写于1924.2.7.,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3.25.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

鲁迅《祝福》问题1.阿毛的故事对鲁镇有什么影响?2.是谁杀了祥林嫂?

问题问的太专业了!赞一个.1,祥林嫂第一次讲阿毛的故事,鲁镇的人们很同情她,为她感到难过,流泪.但其实他们只是借这个故事发泄自己心中多余的同情,表现自己的善良.慢慢的等人们熟知这个故事以后,再也流不出

鲁迅的祝福的读后感

无!鲁迅先生的文章基本是破坏和谐!

鲁迅风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这一天是中国旧历的正月初一.此时,鲁迅居住的北京,“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出现于远处天空中一二风筝的浮动,使“我”似乎看到“久经诀别的故乡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在这天

请问鲁迅的《祝福》采用什么记叙顺序

这篇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这是一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而此篇小说是先叙述了祥林嫂的死.而引发了作者对祥林嫂近年来的遭遇的回忆与思考.情节上与其他小

关于鲁迅祝福的评价

眼神里透出的悲剧命运——《祝福》祥林嫂的眼睛描写赏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写出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变化过程,无疑,眼睛的刻画是最重要的.鲁迅先生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

鲁迅的小说祝福《祝福》中哪里都写了祝福的景象,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小说三次写到了“祝福”.这年底的“祝福”作为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连了起来,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脉络.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场景中,有关“祝福

关于鲁迅 《祝福》的赏析

小说基本情况  作者:鲁迅,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作者简

鲁迅的“祝福”故事梗概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

祝福 鲁迅 的重点词语

兄弟,今天才做作业啊?.现在入正题.寒暄:今多泛指宾主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走头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形骸:人的躯体惴惴: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喧哗:声

鲁迅《祝福》的课文梳理

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其情节结构及作用如下:序幕(1)鲁镇的祝福景象(2)鲁四老爷及其书房作用:揭示祥林嫂生活的典型环境,为祥林嫂的悲剧发展提供背景.结局:(1)亲见沦为乞丐的祥林嫂(2)亲闻祥林嫂死去

祝福 鲁迅 回忆了什么

回忆祥林嫂得到经历,我是高一的啦,老师前面才讲的这篇课文啦,是第二课.  《祝福》出自鲁迅小说集《彷徨》.  《祝福》原文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

分析鲁迅的《祝福》

解题思路:祥林嫂不幸生活在这样禁锢重重、腐朽愚妄的封建观念和习俗如此浓重、强烈,真如泰山压顶的环境里,还有什么生路可言呢?她的死,是必然的了。解题过程: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是&ldqu

鲁迅《祝福》的故事情节

旧历的年底,我回到故乡――鲁镇,暂住在四叔家,镇上的人都忙着准备“祝福”,由于我和四叔话不投机再加上祥林嫂昨天问我是否幽灵和地狱,我的回答是说不清,怕这话要负若干的责任,所以我决计明天要走.第二天短工

关于鲁迅的文章《祝福》

鲁迅作为一个以笔作武器的民主战士,他用他那犀利的目光审视这个社会,用他那尖锐的笔触撕裂着社会的黑暗.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对民主文学人士的迫害,作者很可能用小说中的人物来影射现实中存在的人,这一点,是小

鲁迅【祝福】的人物分析

解题思路: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提出的“灵魂”的有无,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

鲁迅的《药》讲了什么?

《药》的明线是描写群众愚昧;其暗线歌颂了革命者的献身.用人血馒头将明暗两条线索连结起来,就更加突出了群众的愚昧,但却又使献身的革命者感到了一种难以忍耐的悲哀和孤寂.作者所揭示的不是夏瑜有什么错误和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