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玉dexingxiang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8 20:51:32
马宝玉dexingxiang
课文狼牙山五壮士 马宝玉为什么把从敌人拿来的枪砸碎?

这样是消灭敌人的武器,在那个年代,武器就是战争资源,消耗敌人的资源也是一种打击敌人的方式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完成了!"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对同志们说他们的任务完成了.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什么叫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

班长马宝玉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的纵什么意思

你是不是和放纵,纵声神马的联系起来了吧,所以才这么问.孩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词多义呀,不过有时候同一个词表达的感觉那种feel常常相似.这里的纵身一跳的纵是不是很好地表现出那种身体倾长,奋身一跃的

划波浪线的句子体现出班长马宝玉怎样的品质

一个有内含的人再问:划波浪线的句子体现出班长马宝玉怎样的品质

狼牙山五壮士的马宝玉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不是语文书上的)

《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书(人教版)新版第118页第22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2、通过朗读课文,和运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帮助理解课文.3、熟读课

马宝玉的故事

成长经历  马宝玉(1920—1941)蔚县下元皂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入党.1941年9月在易县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他带领全班4名战士奋勇杀敌,同数千日军巧妙周旋一整

狼牙山五壮士中哪些词句体现了马宝玉的坚定勇敢

还有“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你怎样理解“扑”?补充: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

班长马宝玉激动的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对同志们说他们的任务完成了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壮士在狼牙山英勇跳崖只好的事.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

班长马宝玉是怎样痛击敌人的

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参加了八路军,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作战勇猛顽强,在阜西庄一战中,用一把铁锹劈死一名日军,缴获一支“三八大盖”.在夜袭管头村的战斗中,他击毙一名日军机枪手,为部队前进扫清了道路.

班长马宝玉哪些行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马宝玉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

马宝玉的人物特点急

狼牙山五壮士的班长马宝玉(1920―1941)河北蔚县人.自幼父母双亡,流浪为生.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二营七连六班当战士.1938年9月,在阻击日军进攻的战斗中勇猛杀敌,受上级

马宝玉指挥战斗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

非常严肃、痛恨敌人的.

班长马宝玉为什么激动,激动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追问:那我还问你一个问题,可以吗?追问:"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屹立”一词突出了五壮士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