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文中强调"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有何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15:05:42
陈太丘与友期(文中强调"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有何用)
《陈太丘与友期》 翻译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

陈太丘与友期 一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做人要讲信用2做人要方正

陈太丘与友期文中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有点过分,在别人感到惭愧、知道自己错了的情况下,入门不顾,显得很不懂礼貌,因为来的毕竟是长辈

陈太丘与友期的

元方的那个时候再答:���˸������

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章主要运用_______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文中陈元方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

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章主要运用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文中陈元方是一个机智的孩子.

陈太丘与友期 译文

选自《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作者:刘义庆TranslatedText译文原文OriginalText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预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

《陈太丘与友期》 启示

启示:诚信是人为之本,守信用的人才会受到别人尊重.我们应尊重他人,对他人不尊重就是对自己不尊重

陈太丘与友期 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从无信和无礼两方面刚正不阿,为人正派

陈太丘与友期意思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元方是怎样反驳客人的?他的反驳之语有何特点?

首先反驳客人对父亲不守信用,而不是父亲不守信用.二是说客人“对子骂父”很无礼,很有说服力,能使人信服.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

陈太丘与朋友相约而行,约定时间在中午,(友人)过了中午还没有来,太丘不再等候便走了,走后友人才到,元方当年7岁,在门外玩,友人问到:"你爸爸在吗?"(元方)回答道:等您很久都没来,已经走了.友人生气地

陈太丘与友期练习题

?能说清楚一点么?我会尽力帮你的

在《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君是指对别人的称呼,家君是指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尊君是指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陈太丘与友期 概括评价文中人物

元方:懂礼识义,性格直率,正直不阿.友人:品行恶劣,但知错能改,有悔过之心.

根据陈太丘与友期 用文中语句回答

待君入门不顾则是无信则是无礼

陈太丘与友期你认为文中的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明事理、天真活泼、又懂礼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