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角b=15°,齿数z=20的标准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数Zv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2:10:14
螺旋角b=15°,齿数z=20的标准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数Zv为
已知斜齿轮法向模数Mn=8,齿数Z=41齿,压力角20度,螺旋角10度,变位系数0,公法线长度111,右旋,求配对齿

是配做齿轮轴吗?这些参数是不能确定齿轮轴齿轮参数的,要么必须知道准确的中心距尺寸;要么必须知道齿轮轴齿轮的公法线长度.才能进行计算的.

斜齿轮模数5 齿数64 螺旋角15度 怎么计算分度圆 齿顶圆 变位系数 是多少

d=m*z/cos(bta)db=m*z*cos(alpha)df=m*z/cos(bta)-2*(1+0.25)*mda=m*z/cos(bta)+2*m这是共识,alpha是压力角

已知复数z=2+bi,且3|z|=|z的模|+6,求实数b及复数z

3|z|=|z的模|+62|z|=6|z|=3所以4+b²=9b²=5b=±√5即z=2±√5i再问:不好意思,搞错,右边是|z的共轭|

我有一个螺旋伞齿轮,外圆370,Z=47 M=8 螺旋角80度20分24秒旋向左齿宽50,能帮我计算一下全部参数吗

参数不全,还要知道齿轮的平均压力角,配对齿轮的齿数和这两个齿轮的轴交角.

有一斜齿轮,模数4,齿数75,螺旋角15度,a:20度.请问公法线如何计算,

经计算,跨齿数10,公法线长度116.819.前提是变位系数为0.公法线长度计算,在各种技术资料里都能找到,但是,看着一长串的计算公式,会很“茫然”的,弄清楚公法线的几何意义,自己推导出公式,会很清楚

机械原理齿轮运算题目已知中心距a与齿数z,求螺旋角

要求螺旋角,只知中心距a与齿数z不行,还要知道模数,才能解决.再问:如果知道模数m,那怎样求?再答:中心距=模数×(Z1+Z2)÷2÷cosβ变换公式应该会吧。

已知斜齿轮法向模数M=0.8,齿数Z=46齿,压力角20度,螺旋角13度,变位系数-0.08,公法线长度13.495中心

齿轮有标准画法,图形上只要标注齿顶圆、齿根圆、分度圆直径,其他用参数表表示.

已知中心距128,Z1=41 Z2=20 .怎么求斜齿轮法向模数、螺旋角

经计算,斜齿轮法面模数4,螺旋角17.6124°=17°36′45″.再问:我想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能把过程告诉我吗?谢谢再答:主要计算过程是,根据中心距、两个齿数,计算出端面模数;根据端面模数和法面

螺旋园锥齿轮Z1=21Z2=48模数m=12螺旋角35度求各几何尺寸

已知:Z1=21,Z2=48,m=12mm,B=35度,如果两齿轮轴线垂直,即交角为90度,则有:分锥角A:A1=arctan(Z1/Z2)=arctan(21/48)=23.629度;A2=90-A

请问内花键的导程如何计算.已知法相模数Mn=4,齿数14,螺旋角14.5561°.分度圆直径57.857?

端面模数Mt=4/cos14.5561°=4.13265;分度圆直径d=4.13265×14=57.8571;导程S=πd/tanβ=700.公法线长度是指,跨规定齿数,两个平行线与异侧齿廓相切,平行

已知复数Z=1+i,如果Z^2+aZ+b/Z^2-Z-1=1-i,求实数a,b的值

Z^2+aZ+b/Z^2-Z-1=1+2i-1+a+ai+b/(1+2i-1-1-i-1)=2i+a+ai-bi/5-2b/5=(a-2b/5)+(2+a-b/5)i=1-i根据实部和实部对应相等,虚

高数 第二型曲面积分被积函数为xdydz+ydzdx+zdxdy积分曲面为螺旋面 x=u*cosv,y=y*sinv,z

这道题目打错了.y=y*sinv,应该是y=u*sinv方法是将其转化为第一型曲面积分.写为(Pcosa+Qcosb+Rcosy)ds的形式,然后用参数方程改写它.关键是写出参数方程下s的法向量以及d

斜齿轮外径124毫米齿数35,螺旋角15度分度圆是多少

经计算,很有可能是法面模数3.25的齿轮,分度圆117.7626655.再问:如果用3.25乘以齿数加二能算出来124的齿顶圆吗,好像是3.5的吧再答:如果是非变位齿轮,3.25模数时,齿顶圆124.

斜齿轮模数2,齿数55,螺旋角24°,请问外径是多少,怎么算?

如果,斜齿轮齿数55,法向模数2,法向压力角20°,螺旋角24°,法向齿顶高系数1,法向顶隙系数0.25,(两个系数均为标准值),非变位齿轮,则:分度圆直径120.41,基圆直径111.859,齿顶圆

已知加工刀具m,斜齿轮的传动比和中心距求两斜齿轮的齿数和螺旋角(要求螺旋角小于20°)

是不是这道题的螺旋角是自己选的?只要能把齿数凑成整数就可以了?——对的.已知加工刀具m,则斜齿轮法面模数就是m;已知斜齿轮的传动比和中心距,就可以确定适当的齿数(两个齿轮);齿数合理(满足传动比,齿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