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有座古塔,为了实地测量这座古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3 08:18:53
某地有座古塔,为了实地测量这座古塔
蚌埠市张公山上有座望淮塔蚌埠市张公山上有座望淮塔,现需要实地测量这座塔外墙底部的底角,如图中∠ABC的

1、设A所在的线段另一点为D,将CB和DA延长,相交于点E,只要量出∠BEA的度数,因为∠EBA=∠EAB,则可算出∠ABC的度数;2、将AB延长成AF,直接量出∠CBF的度数,将180减去即可!

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我市某地水费按下表规定收取:

求两个极端值就行了.一个极端是很多居民正好用了10吨,其余的用了15吨,这样得出不超过10吨的用户最多有71户另一个极端是很多居民用满了15吨,其余的没用水,得出不超过10吨的用户最少有26户.所以答

学校的气象活动小组为了弄清气温随相对高度变化的情况,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小山上实地测量了不同高度的、同一

(1)观察表格可见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也就是高度每上升1米,气温下降0.006度.所以T=25-0.006h(2)将h=350带入上式得T=25-0.006*350=22.9度

吉林省农安县城内有座辽代古塔,为了实地测量这座古塔外墙底部墙角的大小,请你在不能进入塔内的情况下设计【【【两种】】】测量

1>延长AB到D测量BCD的度数墙角度数=180-BCD的度数依据平角180度2>延长AB到D延长CB到E测量角DBE的度数依据对顶角相等

关于物理电磁场的题3、为了测量某地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水平分量,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横截面为长方形、只有

选BD.再问:电磁场方向如何?大致力的方向如何判断再答:电磁场方向由南指向北,即由正面指向背面。利用左手定则,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磁力线穿过掌心,大拇指的方向就是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正电荷向上运动,所以

我实地测量的坐标点要在CAD总平图上找出来,怎么去做?

你拉出坐标是不总有一个方向的坐标不变?如果是的话就是你没有用相对坐标,用的是绝对坐标!

在测量工作中,称图上的什么长度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为比例尺的精度

地图上0.1mm所能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例:测绘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时,地面上量距的精度为0.1mm×1000=0.1m

学校气象小组为调查气温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在学校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实地测量了不同高度的气温,他们在同一时间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1)设t=kn+b由题意得{0·k+b=20{50k+b=19.7得{k=-0.006b=20∴y=-0.006x+20(2)把x=250代入y=-0.006x+20得y=1.5+20y=21.5

如何测量某地经纬度

这要看你是使用高科技仪器测量还是自己算了.如果你用高科技仪器,GPS就可以了,稍微原始一些的还可以使用六分仪.如果你想自己测量的话,我上大学的时候曾经领天文协会的同学测量过,在地上立一根杆子,不断的画

现在地形图还是要必须实地测量吗?

说一下我自己的不成熟的想法:1、googleearth差不多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直接用它的影响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肯定不能满足要求;再者它的影像是经过纠正且无高程信息.2、你说的这个应用属

用什么方法实地测量阴极保护系统所需电流?

获取阴极保护系统所需要的电流值,针对已经建成的管道或者储罐等结构,最实际的方式就是实地测量该结构阴极保护所需要的电流大小.测量时使用的设备由电源、可调电阻、万用表、参比电极、连接导线等组成.电源可以采

如图为了测量某地古塔外墙底部∠ABC的大小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如何测量出古塔外墙底至少两种并说明设计

解法一:作AB的延长线,量出∠CBD的度数.∠ABC=180°-∠CBD(邻补角的定义).解法二:作AB和CB的延长线,量出∠DBE的度数就知道了∠ABC的度数(对顶角相等).再问:不是这种是这种再答

如何从地图上测量某地到某地的距离?

先量下距离(如:N厘米)然后看下地图比例或铁路的黑白段一段是多少比多少,乘下就好了

吉林农安县城内的一座辽代古塔为了实地测量古塔外墙底部墙角,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分别设计两种测量方案,分别利用∠ABC的()

吉林农安县城内的一座辽代古塔为了实地测量古塔外墙底部墙角,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分别设计两种测量方案,分别利用∠ABC的(对顶)角和(外)角来测量,其原理是(对顶角相等)和(外角与其相邻的一个内角互补).

一张均匀的长方形硬纸板上,画有某地区的不规则的地图.为了测量图上的面积,大家用天平测量出整个纸板质量为m1,用刻度尺测其

BR>设硬纸板的密度为ρ,厚度为h,则“地图”的密度:ρ=m1V1=m1S1h,---------①同理,样品的密度:ρ=m2V2=m2S2h,---------②由①②式可得:m1S1h=m2S2h

海拔高度计算问题测量队为了测量某地区山顶A的海拔高度,选择测量点M为观测站,从M处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度,在比例尺为1

从已知中可以得到M,A两点的实际距离为:1.2cm×50000(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60000cm=600m然后根据正弦定理可得A点海拔:600×sin30=300m所以最后得出A点海拔为3

小华对气象学特别感兴趣,为了研究气温高度变化的情况,他在星期天和好朋友一起在家附近的一座山上实地测量气温,测得结果如下表

第一个100米,气温下降了0.6度,第二个100米气温下降了0.55度,第三个100米气温下降了0.62度,可以说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度因此500米气温大约下降3度,所以山有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