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中的底筋为直径8的钢筋,上部扣筋为8.10,那板的纵向受力钢筋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16:22:00
板中的底筋为直径8的钢筋,上部扣筋为8.10,那板的纵向受力钢筋是什么
刚才回答的那个问题 梁的截面300*700 3级抗震 箍筋为8mm一级钢筋 保护层厚度为 两侧边30mm 梁上部为30m

你问的是施工,还是预算,如果是预算,那就是按我上面说的公式计算就可以,不用考虑保护层如果是钢筋下料,那是这样,比较麻烦,我说下1、钢筋的保护层是指主钢筋,宽减2个保护层后,在加1个钢筋的直径,则箍筋的

桩基础螺旋钢筋计算长度可有公式?例如螺旋钢筋为Φ10@12×10,钢筋笼直径为108.4,怎么计算该裹筋的长度

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l=2000лa/p×[1-e^2/4-3/64(e^2)^

梁的截面300*700 3级抗震 箍筋为8mm一级钢筋 保护层厚度为 两侧边30mm 梁上部为30mm下部为40mm 下

楼上2位老兄所给的答案,真不知道用的是什么公式,理论不理论,经验不经验这个箍筋计算现在主要有2种计算方法,1是理论计算,那个就能麻烦死,理论是箍筋需要弯135度,且平直段长10D且不小于75,在就是弯

第一次做框架梁配筋,师傅跟我说 标注次梁纵向构造钢筋,上部筋需要用架立筋.但是当我把所有次梁的上部

第一次做框架梁配筋,师傅跟我说标注次梁纵向钢筋,上部筋需要用架立筋.答:“标注次梁”图纸上是不会明确标注的,一般能明确判断是从主次梁相交,主梁梁高高次梁梁高低,且次梁通过主梁时,在其两侧的主梁上设了几

梁的集中标注中,表示的上部钢筋都为通长筋嘛?

构件注释的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均为通长钢筋,而原位标注的则根据一排、二排.相关规范和规定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单垮长度.06G101有详细说明.

用直径8毫米的钢筋100米可拉成直径为4mm的钢丝多少米?

不考虑损耗,理论上拉伸前后体积不变.直径8毫米的面积是4毫米的4倍,当然可拉伸400米了.

植筋总面积为4000平米,用直径6毫米和直径12毫米的钢筋个多少?

太宠笼了,总面积是指建筑面积还是指钢筋的面积?6与12的间距如何摆布?这些关键信息没有,那就不可能有好的回答!

板上部通长钢筋标注为(Φ10+Ф12)@150是什么意思,是否是隔一布一“(Φ10/Ф12)@150”的意思?

个人认为应该是10的钢筋在上面,下面紧接12钢筋纵横向布置,间距为150的正方格.再问:图纸里面有这种形式布置钢筋的,但是两种钢筋是分开单独标注的,不可能一张图纸有两种表示方法吧再答:可以查看一下相似

非框架梁 图纸集中标注了上部4根通长钢筋直径为20 原位标注在第一跨梁端是4根直径为25 请问如何计算?

补充下问题,最好带图的,因为有可能是1、带架立筋的做法.2、非框架梁的跨数中未包括25筋的那跨.3、需要做4根25的贯通筋.再问:图片太大传不上这跨梁集中标注的是L2250*500直径8的一级钢间距2

梁上部通长钢筋与非贯通钢筋直径相同时,连接位置宜于跨中Lni/3范围内

梁上部通长钢筋与非贯通钢筋直径相同时,连接位置宜于跨中Lni/3范围内;当直径不同时,必须按图集搭接位置进行搭接(搭接长度Lle),与架立筋搭接150mm抗震构件钢筋搭接长度为Lle;非抗震构件钢筋搭

梁的钢筋问题?梁的上部左边标着4条直径为25的钢筋,右边标着6条直径为25(4/2)的钢筋,下部标着4条直径为25的钢筋

条件不全啊左方的4条直径为25的钢筋,是指4根钢筋减去通长钢筋后剩下的在梁1/3处就可以了,右边标着6条直径为25(4/2)的钢筋是指,上部为4根25的钢筋去除通长筋后在梁1/3处断开.上部以下2根筋

直径为8毫米的钢筋体积如何求得

3.14*0.004*长度(单位m)

板的配筋图中怎么确定是上部钢筋还是底部钢筋

在配筋图中B开头表示底部钢筋;T开头表示上部钢筋.有时设计就画了线表示钢筋大小没在图上没注明哪个方向的钢筋应放在底部,这种情况很常见.在设计说明里有特别说明.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这种情况.请参考!

梁的集中标注上部钢筋为2根25,支座原位标注为6根28.那就是支座部有8根,2根25为通长6根支座筋这样理解?

梁的集中标注上部钢筋为2根25,支座原位标注为6根28.那就是支座部有8根,2根25为通长6根支座筋这样理解?  答:集中标注:2根25,支座原位标注:6根28.图纸有误!  4.2.1平面注写方式,

把8米长的钢筋,焊成一个如图所示的框架,使其下部为矩形,上部为半圆形.请你写出钢筋所焊成框架的面积y(平方米)与半圆的半

半圆面积:12πx2.长方形面积:12×2x(8-2x-πx)=8x-(2+π)x2.故y=12πx2+8x-(2+π)x2,即y=-(12π+2)x2+8x.

梁上部钢筋集中标注为5Φ25,梁一端原位标注8Φ22,

这个是这样,原位标注是修正集中标注的,则,在这个部位的钢筋是8根22,按相应要求施工,集中标注的5Φ25与22的钢筋同位置的钢筋搭接150就可以并不是梁上一定有通长的钢筋,你没明白,就是以为梁上必须有

直径为20的钢筋1米有多重

建筑用钢筋理论计算有个公式:直径的平方乘以0.00617,四舍五入20的钢筋:20*20*0.00617=2.5KG/M

梁的上部钢筋设计标注为9根22的 4/3/2,在实际施工中,箍筋为四肢箍,第二排的三根钢筋如绑扎?

施工中这种情况,应在两排钢筋间加小于梁宽的直径大于等于25钢筋3个-3根,绑扎在箍筋上,将二、三排主筋绑扎在短筋上即可;如想改为5/4的话,首先要考虑钢筋净距是否大于等于25,计算箍筋时注意钢筋排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