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圆柱形细木棒竖直插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3 10:31:32
将圆柱形细木棒竖直插入
把一根长12cm的木棒垂直插入圆柱形水桶里,在水面与木棒交接处做一记号A,再反过来插入水中做记号B,AB=2cm,水面高

这道题是实验题,你做完实验一切都明白了.因为12cm的木棒两边插入水里,所以插入的高度是水高度的两倍,而AB正好是没插入的高度.所以(12-2)÷2=5不是所有题都要靠脑袋,有时候动手做一做才有用

将铅笔竖直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是变还是直的?

变,将铅笔竖直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侧面看是向下弯曲.从上方看是向上弯曲,是因为光的折射的原因.

将一根筷子贴着杯壁竖直插入盛满清水的玻璃杯内.

视线垂直玻璃杯壁?看到的是一根直的筷子,下边比上边粗,这是因为物体在不同的介质传入眼睛时发生了折射现象

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长木棒竖直匀速按入水中,从木棒接触水面开始计时,如果在第1S内浮力对木棒的冲量为I0,则在第nS内和nS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在木棒按入水中的过程,木棒所受的浮力为所以F=ρ水gsv=Kt因ρ水、g、s、v为常量,故F与t成正比.作出F—t的图象如图5,其中OA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浮力冲量的大小.第n秒

甲乙丙3根木棒竖直插入水池中,且均与水池底部接触,3根木棒的长度之和是360厘米,甲木棒有3/4露在水面外,乙木棒有4/

根据题目意思,想象一下,三根木棒在水下的长度是相等的.所以甲棒的1/4,等于乙棒的3/7,等于丙棒的3/5.以甲棒为单位1计算:1.甲棒的1/4等于乙棒的3/7,所以乙棒的长度是甲棒的1/4÷3/7=

高一物理压强问题把75cm长、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浸没深度为63cm,然后封闭上端,再将玻璃管缓慢地竖直

75cm长的管子,浸没深度为63cm,则封闭的气体长度L1=75-63=12cm封闭的气体的压强P1=P0=1.0*10^5Pa=76cmHg将玻璃管缓慢地竖直提出水银面,设馆中留有水银柱长度为xcm

将圆柱形细木棒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其位置如俯视图所示,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

折射原理,水中光速小于空气中光速,水中入射角小于空气中折射角.反映为光线射到眼睛里时,木棍的视角增大,位置右移,看起来就变粗了.再问:能传一张示意图吗?(就是画有入射光线……并标有法线的那种)

将圆柱形细木棒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其位置如俯视图所示,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

图为筷子竖直插入盛水玻璃杯内的俯视图,A处为筷子,ABP表示由筷子发出的穿过玻璃杯壁B射向观祭者P处的一条光线.ON为过B点沿半径方向的直线,即在B处和空气的分界面的法线,上述光线则相当于在B处由水中

将圆柱形细木棒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其位置如俯视图所示,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四幅图中的(  )

图为筷子竖直插入盛水玻璃杯内的俯视图,A处为筷子,ABP表示由筷子发出的穿过玻璃杯壁B射向观察者P处的一条光线.ON为过B点沿半径方向的直线,即在B处和空气的分界面的法线,上述光线则相当于在B处由水中

如图所示,在玻璃杯内装满大米,将竹筷,竖直插入米中,然后用竹筷将玻璃杯沿竖直方向慢慢提起,使玻璃杯

答案:8N,竖直向上解析:重力与摩擦力平衡,即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大小:G=f=mg=0.8kg×10N/kg=8N重力竖直向下,故摩擦力竖直向上.

在玻璃杯内装满米,将竹筷竖直插入米中,然后用竹筷竖直插入米中,然后用竹筷将玻璃杯沿竖直方向慢慢提起.使玻璃杯在空气中处于

玻璃杯和米的总重力等于mg=0.8*10=8N与总重力相平衡的力是筷子和米的摩擦力,大小也等于8N

在玻璃杯内装满米,将竹筷竖直插入米中,然后用竹筷将玻璃杯沿竖直方向慢慢提起,使玻璃杯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

因为米粒与玻璃杯的内表面和筷子之间发生摩擦,产生静摩擦力,它可以克服米粒和玻璃杯的重力而不会落下.

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在其一端用竖直向上的力F缓慢将木棒抬起,则F的大小 A 保持不变B 逐渐变大

缓慢说明木棒在抬起的过程中全程受力平衡,竖直向上的F与竖直向下的重力,如果要达到平衡,只能是二力平衡,F大小一直与重力相等才行所以是A保持不变.这题考的不是力臂与力矩而是二力平衡

密度计算题一个圆柱形玻璃管,下端扎一橡皮膜,将一定量的某种液体倒进管中,液面高10cm,然后把橡皮膜朝下将玻璃管竖直插入

当玻璃管进入水下8cm深处时,橡皮膜变平,说明此时水对橡皮膜的压强与这种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相等,而此时水对橡皮膜的压强为p水=1000kg/m3×10N/kg×0.08m=800Pa,则p液=800P

将一个高为100厘米的圆柱形木棒锯成三个底面不变的圆柱体,表面积增加5024平方厘米,球员木棒的体积

“爱可以豁达”:一个圆柱体锯成三段,增加了四个截面,表面积增加了5024平方厘米,这就是说这个圆柱体的截面积(底面积)为:5024平方厘米÷4=1256平方厘米.圆柱体的体积为底面积和高的乘积.所以这

一根木棒放置与水平地面上,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测定其重量:在木棒左端以竖直向上的力F1将木棒刚好提起,再在木棒右端以竖直向上

为什么F1L=G(L-L1)F2L=GL1的原因是两种情况下的杠杆平衡,如下图:再问:也就是F1=G=F2吗再答:不是F1=G=F2,而是最后证明得到:G=F1+F2当木棒的具体形状等情况不同时,F1

某人将一根木棒的一端抬起,另一端搁在地上.在抬起的过程中(棒竖直时除外),所用力始终垂直于木棒,则用力的大小

运用杠杆原理令抬起的力为F1,木棒长L,即F1始终垂直木棒,所以F1L=G×(1/2)LCOSθF1=(1/2)GCOSθ当θ=0°时(棒处于水平位置),COS0°=1,动力F1=(1/2)G.将棒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