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两条宽为1cm的矩形纸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23:54:55
如图,两条宽为1cm的矩形纸条
22、如图,为了测量一圆形工件的直径,一同学想利用一宽为1cm的矩形纸条放在这个圆形工件上.

作直径MN⊥EF,M在劣弧BC上,(N在优弧EF上,)MN在EF上的垂足是Q,MN交BC于P,那么也有MN⊥BC,且BP=PC,BP²=MP*PN;EQ=QF,EQ²=MQ*QN.

如图,矩形ABCD的面积为20cm²,对角线交于点O.

选B详∵S-ABCD=AB×BC=20∴S-AOC₁B=AB×BC/2=10(同底,高依次减少为一半)同理S-AO₁C₂B=S-AOC₁B/2=5S-A

如图,把截面半径为25cm的圆形木头锯成矩形木料,如果矩形的一边长为x cm,面积为y cm^2,

连接对角线即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该斜边为直径为50,则另一边为√(2500-x²),则y=x√(2500-x²)再问:懂了,谢谢

如图10,将两张长为8,宽为2 的矩形纸条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那么菱形周长的

当两张矩形纸条的对角线重合时,矩形纸条的一条对角线也是菱形的对角线,菱形的对角线有最大值,那么菱形也有最大值.菱形的边长就成为不重叠的两个全等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此时重叠部分的菱形有最大值.设菱形边长为

将一矩形纸条按图折叠,求角1的度数.

∠1=180°-62°X2=56°再问:能再详细点吗?

如图,两张宽为1cm的矩形纸条交叉叠放,其中重叠部分部分是四边形ABCD,已知∠BAD=30°则重叠部分的面积是____

如图所示,过B、D两点分别作BE⊥AD、DF⊥AB,垂足分别为E、F,∵宽为1cm,∴BE=DF=1cm,∵∠BAD=30°,∴AB=2cm,∴面积为DF×AB=1×2=2cm2.故答案为2.

如图,将两张长为10,宽为2的矩形纸条交叉,重叠部分是一个◇,若◇周长最小值为8,则◇周长最大值为----

最小的周长是两纸条垂直放置,周长是8.最大的周长是两张条重合放置,周长是24周长最大值是24、

如图,把一张长为10cm,宽为8cm的矩形硬纸板的四周沿虚线先剪去两个同样大小的矩形,

设:剪去的正方形边长为x.分析:做成的盒子长为8-2x,宽为(10-2x)/2.盒子的底面积=(10×8)×(3/10)=(8-2x)×[(10-2x)/2]x^2-9x+8=0x1=1x2=8(不符

为了测量以圆形工件的直径,一同学想利用一宽为1CM的矩形纸条

作直径MN⊥EF,M在劣弧BC上,(N在优弧EF上,)MN在EF上的垂足是Q,MN交BC于P,那么也有MN⊥BC,且BP=PC,BP²=MP*PN;EQ=QF,EQ²=MQ*QN.

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13cm,底边上的高长为32.5cm.现沿底边依次从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5cm的矩形纸条,如图所

设这张正方形纸条是第n张.∵EF∥BC,∴△AEF∽△ABC,∴EFBC=32.5−5n32.5=513,解得:n=4.故选B.

如图 a b c d为矩形的四个顶点如图1,A,B,C,D为矩形的4个顶点,AB=16cm,AD=6cm,动点P,Q分别

设ab边上动点为m.由勾股定理得之6:8:10.因bc为6,pq为10.得pm=8.16-3x-2x=8x=1.6.

如图,两张宽为1cm的矩形纸条交叉叠放,其重叠部分是四边形ABCD,已知角BAD=60度,那么重叠部分面积是

首先折叠后,重叠部分是平行四边形由于高都是1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因为夹角为60°所以边长为2√3/3所以重叠部分面积=菱形面积=2√3/3*1=2√3/3再问:为什么边长是2√3/3具体步骤再答:

如图,两张宽为1cm的矩形纸条交叉叠放,其中重叠部分部分是四边形ABCD,已知∠BAD=60度,重叠部分面积为

四边形ABCD是菱形,(因为四边形肯定为平行四边形,其面积等于边长乘以高,即(纸条的宽度),又因为纸条的宽度相同,所以根据等积法,则四边形的四边相等,所以为菱形)又∠BAD=60度,所以,可求得边长为

如图,将两张长为8,宽为2的矩形纸条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容易知道当两张纸条垂直时,菱形的周长有最小值8,那么菱形

当两张纸条如图所示放置时,菱形周长最大,设这时菱形的边长为xcm,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x2=(8-x)2+22,解得:x=174,∴4x=17,即菱形的最大周长为17cm.故答案为17.

如图,将两张长为4,宽为1的矩形纸条交叉并旋转,使重叠部分成为一个菱形.旋转过程中,当两张纸条垂直时,菱形周长的最小值是

如图,菱形的周长最大,设菱形的边长AC=x,则AB=4-x,在Rt△ABC中,AC2=AB2+BC2,即x2=(4-x)2+12,解得x=178,所以,菱形的最大周长=178×4=172.故答案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