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 各注入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03:41:22
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 各注入1
将一团光亮的铁丝,放入一支洁净的试管底部,将试管倒放在一个烧杯中,数天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没有水啊,mm?---------------我猜测题目是这样的,烧杯里有水,试管里没有水,带着空气一起扣下去的N天之后,现象一:铁丝生锈现象二:水面上升因为氧气消耗了嘛

取甲乙两支试管,各注入2毫升的面粉糊,分别向甲乙两试管注入清水和唾液个2毫升,震荡后放在37°C恒水中十分钟,冷却后,分

甲试管不变色,乙试管内的溶液变蓝加入清水的目的在于控制变量,作为一个对照组,排除水对实验的干扰因为唾液中的酶在37℃时有最高活性,使唾液中的酶充分催化水解面粉糊富含VC的蔬菜应该先洗后切,因为维生素C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装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注入约2ml稀硫酸,振荡试管,然后加热试管.实验的文字表达式?

化学反应是:CuO+H2SO4(稀)——CuSO4+H2O箭头和加热符号自己打上吧···

试管中注入约2mL碘水,再注入1mL酒精,振荡后为什么不分层

拜托,酒精可以当做萃取剂,那是在酒精和溶剂不相容的情况下,并且溶质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的情况下!酒精是可以当萃取剂,但是使用是有范围的.注意好好总结这方面的

将一根洁净的铁丝放入装有硫酸铜的试管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铁丝与硫酸铜发生质换反应Fe+Cu2SO4=Fe2SO4+Cu理论上会看到红色的铜付在铁丝上

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速求!

应该是玻璃片上有小液滴产生到底是加热什么东西?水还有其他颜色?气味?初三的这个实验应该就是加热水呀现象是玻璃片变模糊————液体气化然后形成小液滴————气体液化

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各注入1毫升花生油.一支试管内滴入5滴新鲜的胆汁(如 鱼、鸡的胆汁)并摇匀.

胆汁有乳化脂肪的作用.清水可以分层.这个实验就是通过对照.一个试管中的花生油能被乳化成小液滴均匀(理想的话)分布,而另一支加水的试管却明显分层.胆汁就是乳化脂肪的作用.所以一些有胆方面疾病的人就不能吃

求解答高中生物问题?如图表示酶的有关实验: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3 mL淀粉

对于题目实验中的原理:淀粉与碘反应成蓝色、淀粉酶使淀粉分解成可还原糖,可还原糖与非零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呈砖红色。左试管是实验组,右试管是对照组。两者遵从单一变量原则。即:加酶或加水。其他条件相

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 为什么是浓的

因为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其溶液的浓度很小(即使饱和溶液也如此),如果注入稀的碳酸钠溶液,产生沉淀的现象不明显.

高中生物习题解析1.如图所示,往下列4支试管内各加入3mL浆糊.另外向A、C内分别注入2mI清水,往B、D内分别注入2m

α-淀粉酶相关信息中文名称:α-淀粉酶英文名称:α-Amylase别名:液化型淀粉酶;液化酶;α-1,4糊精酶CASRN.:最近修改时间:2007-06-0614:46:55详情:理化性质:米黄色、灰

氢氧化铝的两性实验(1)将2-3mL2mol/L氯化铝溶液分别注入两只洁净的试管中,逐渐加入6mol/L氨水,观察实验现

(1)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铝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弱碱(氨水)(2)加入6mol/L盐酸,白色沉淀溶解.说明氢氧化铝具有碱性(溶于酸)加入6mol/L氢氧化钠溶液:白色沉淀也溶解.说明氢氧化铝具有弱酸

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各注入1毫升植物油,分别向甲试管滴入5毫升动物胆汁,乙试管滴入5毫升水并摇匀,然后观察两支试管内的

1.乙试管起对照作用胆汁对植物油起乳化作用2.A消化液为胆汁B消化液为胰液C消化液为胃液

取一团光亮无锈的铁丝绒,放入一支洁净试管的底部,将试管倒放在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数天后的现象

现象,铁丝生锈,且在水面交界处的铁丝生锈最严重,试管内倒吸入水,液面上升.优点是一次实验就得出了铁生锈的2个条件,水和氧气

从200g10%的硝酸钾溶液里取出2g溶液,放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则试管中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C,质量分数是不变的再问:为什么会不变?m质变了呀再答: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溶液中任何一个点都是10%溶液的质量分数是不变的,变化的是所含的溶质的量不一样了200g10%的硝酸钾溶液有20gKNO3从2

取两支恰好能套在一起的试管,在较大的试管中注入约1|3的水,将较小的试管插入大试管中,然后迅速把他们一起倒过来,大试管中

水流下的过程中,大试管上方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真空的环境,因此在大气压强的作业下,小试管被压到了高处.再问:弱弱的问一句。我可以理解为水的压强没有大气压强大么再答:这个不是的,是上方真空部分的压强几乎为0

在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再分别向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振荡,

在两支试管中都能发生下述离子反应:Ca+++CO3--→CaCO3↓所以:生成白色沉淀是相同的.但: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而氯化钙是易溶物质.因为没有指出钙离子浓度差别,因此可以猜想:装氯化钙

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要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2毫升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步骤应该如下: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2毫升淀粉溶液,然后需控制温度→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冰块、沸水和37℃水中维持温度5分钟,再加入药品→②向各试管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

一道简单的我有点疑惑 试管编号 注入浆糊 注入清水 注入唾液 37度温水浴 滴加碘液

2号试管变蓝1号试管加入唾液后将浆糊里的淀粉分解了,而2号里的淀粉还在,由于碘遇淀粉变蓝,所以是2号至于37度温水,是指在这个温度下,唾液分解淀粉的速度最快.再问:问你不变蓝是1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