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11:34:21
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为什么不对

这个实验并没有使原子核分解从而研究原子核的内部,该实验只是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即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和所有的正电荷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

原子结构并不是想汤姆森所说的大量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内部也就是所谓的(西瓜模型或者是葡萄干模型)原子内部是由原子核分布在原子中心位置电子则呈环状分层的分布在原子核周围,这就是a粒子散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

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预期结果是什么?

是原子的核式结构采纳哦

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能说明卢瑟福发现了质子么?

这个.是说明了原子的结构,中心有原子核且占体积很小

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理由是

打出的a粒子绝大多数直接穿过原子,说明原子内大多数空间是空的;少数发生偏转,那是靠近了原子核受到排斥;极个别发生大角度偏转,那是撞到原子核被弹开了.所以确定原子内有一个原子核,集中了所有正电荷.

卢瑟福散射实验中是如何测量散射粒子的?

他是和他的学生一起完成这个实验一个人记录,一个人数数数的就是荧光屏上闪光的次数两个人隔一段时间轮换一次

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能否证明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

不能.只能证明原子中心存在原子核再问:谢谢你再答:没事,有问题下次再问就好了再问:贝格尔从含铀矿物中发现了天然放电现象,对吗再答:这个我不会再问:好吧,谢谢再问: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

卢瑟福据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理由是什么

1、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分析(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原子是中空的球体(2)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偏转,偏转角超过90°——说明原子核带正电(3)有的α粒子甚至被弹回——说

关于卢瑟福的a粒子实验散射实验结果(初中)

A他由实验得出的结论再建立了模型图上跳过了得出结论直接画出模型所以选A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测原子核的大小

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很小,影响α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带正电的原子核.而绝大多数的α粒子穿过原子时离核较远,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几乎没有改变,只有极少数α粒子可能与核十分接近,受

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是什么样的

现象一说明原子内部很广阔,半径是10的-10次方,原子核半径是10的-15次方现象二说明了原子中央(原子核)带正电现象三说明了原子中央(原子核)集中了全部的正电荷合绝大部分的质量

怎样解释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

绝大部分粒子不改变方向,说明金原子内有大量空间,极少部分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甚至被弹回,说明正电荷与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很小的范围内

下列事实说明原子还可以在分的是() A通过STM观察 B根据水的电解实验 C根据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

C因为只有C中从原子中分离出了新的粒子,a粒子再问:为什么再答:a粒子是原子中的一种放射线。D中是物理过程,存在也只是以离子的形式,B中水的电解,是用电解的方法将水电解氧气和氢气,并只是原子的重新结合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分别是什么?从中他概括出的结论有哪些?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从氮核中打出了一种新粒子.根据这种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他的质量,原来他就是H原子核焦作质子用P表示m=1.6726231*10^-27直到了质子是原子核的一部分核式模型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作用

分别是发射a粒子,使a粒子发生偏转,检测a粒子的偏转方向和测量不同方向上a粒子数目

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中为何使用的是金箔?

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中为何使用的是金箔?方颖(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315500)在高中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的一课中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中是用射线打击金箔,课后有学生问到“为何卢瑟福选择用金箔?是否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

A、此实验不能说明原子核内存在质子,故A错误;B、由于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原子全部正电荷集中在原子中央很小的体积内,即原子核内,不能说明原子核有其本身结构.故B错误,C正确.D、卢瑟福根据α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与汤姆孙的葡萄干面包模型

可以这样理首先,当a粒子靠近“葡萄干面包”时,由于这个面包整体不带电,所以不受电场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次,当a粒子进入其内部时,又因为电子均匀分布在正电荷当中,根据电磁学知识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