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判断各电路晶体管是否处于放大状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3 04:54:47
分别判断各电路晶体管是否处于放大状态
两个晶体管放大电路,根据各极电位如何判断管脚E,B,C极,并判断是pnp还是npn

首先先看A管,从这三个电压可以发现,都是正电压,所以该管是NPN的三极管.其中有两个电压差为0.2V,因为该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所以Vbe=0,2V的只有锗管,所其中+3.2V电压的这个极就是B,+3

如何判断电路中的一个NPN硅晶体管处于饱和,放大,截止状态

用电压表测基极与射极间的电压UBE.若此电压小于0.6V,为截止状态;若此电压等于或略大于0.7V,再测CE间电压:若CE电压大于1V,为放大状态;若CE电压小于1V,为饱和状态.

如何利用饱和管压降判断晶体管处于什么状态

最简单的判断三极管的状态就是看集电极的电位,如果集电极电位约等于电源电压,就是截至的,如果约等于饱和压降Uces,就是饱和的,介于这两个电压之间的就是线性放大区,约接近这两个电压之间的中心位置,线性就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晶体管的工作状态一般处于什么工作状态

可以工作在甲类,甲乙类,乙类,甲类音质最好功耗最大,乙类功耗最小音质在这三种模式里最差,甲乙类介于中间

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T的电流放大系数β=50,Rb=300K欧,Re=3K欧,晶体管T处于什么状态?

注意流过Rb电阻和流过的Re电阻的电流不同,两者相差(1+β)倍.IbRb+Ib(1+β)Re=Ucc-UbeIe=(1+β)IbUce=Ucc-IeRe根据三条公式可分析出三极管的工作方式截止状态:

用晶体管,运放,电阻,电容等元件设计一个基本放大电路

一定在用三极管吗?有运放不就得了你说的那几个参数,一般垃圾点的运放都能达到的,用不着三极管的呀

判断图中电路的各晶体管T1、T2、T3分别构成何种组态的电路?

T1是共基、T2共射、T3共集(又称射跟).

晶体管电路

1)Re=Ue/Ic=2k;Rc=(E-Uce-Ue)/Ic=2k;2)基极偏置电路总电流,取基极电流的10倍;则:Ib=Ic/50;(Rb1+Rb2)*Ib*10=ERb2*Ib*10=Ue+0.7

已知晶体管三个级的电压,如何判断晶体管是否工作于放大区

晶体管截止时,Vc-Ve的值也是大于0.7V啊!1、测量基极与发射极的电压.拿硅管来讲:基极与发射极的电压在0.65V左右时,为放大状态,小于0.6V为截止状态,0.7时呈饱和状态.2、测量集电极的电

根据各极电位怎样判断PNP与NPN型晶体管处于什么工作状态?(截止 、饱和、放大、损坏),

a,NPN基极相对射极为负(反偏-0.3)应截止,如电源有正电源则该管己坏.b,NPN基极相对射极为正(正偏0.3)应导通,集射电压为0.1(近似0)饱和.c,PNP基极相对射极为负(正偏-0.7)应

判断各电路是否具有放大作用,并说明理由

a不能.直流电源vbb对信号短路.d不能.三极管会因过流损坏.e不能.c2对信号旁路.f不能.无输出.bc能.再问:好吧亲,,顺便问一下,a中直流怎么会是交流短路的再答:输入信号始终是恒定的等于Vbb

如何判断各电路是否具有放大作用?

基射极电压在0.65-0.7V是放大状态.有这个电压就具有放大作用.

测得某正常线性放大电路中晶体管三个引脚x、y、z对地的静态电压分别为1.5V、1.8V、6V,则可判断它们分别为三极管的

测得某正常线性放大电路中晶体管三个引脚x、y、z对地的静态电压分别为1.5V、1.8V、6V,则可判断它们分别为三极管的(e)极、(b)极、(c)极.分析:基极(b)与发射极(e)之间的电压是0.3V

怎么判断电路是否短路?

你的问题不是很清楚.电路如果短路了,结果就是瞬间烧坏设备或线路.

aaa对于一个晶体管的电路,如何判断它是共基电路还是共射电路还是共集电路

这个要看输入与速出的公共端,如果是e端就是共射,b就是共基,c共极.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判断方法!

根据各极电位怎样判断PNP与NPN型晶体管处于什么工作状态?(截止 、饱和、放大)

简单的办法就是判断他们的电位变化的情况.以下以NPN硅管为例,PNP管正好相反.(1)截止,UbeUbe,Ubc0.7V,Uce

放大电路,Rp处于中间位置,晶体管β=50.r be=10.3kΩ.

1、静态时,ui=0,Ee=Ib*R1+Ube+(RW/2+Re)*Ie,因为Ib很小,Ube=0.6——0.7v,RW=100Ω,∴Ee=Ie*Re≈E=15v,Ie=Ie1+Ie2=E/Re=15

晶体管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1、静态工作点:IB=Ucc/RB=0.05mA,Ic=阝IB=2mA,UCE=Ucc-IcRc=6V;2、电压放大倍数:Au=-阝(RL//Rc)/rbe=-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