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误差分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7 06:36:29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误差分析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的误差分析

1、乙酸乙酯有小部分溶于碳酸氢钠溶液2、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完全3、乙酸和乙醇在加热的条件下会挥发出来(沸点低)

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的相关要点

实验步骤:①在一个大试管里注入乙醇2mL,再慢慢加入0.5mL浓硫酸、2mL乙酸,连接好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②用小火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把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3mL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方约2mm~3mm

求静电场的模拟实验误差分析?

应从实验仪器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进行考虑.实验仪器:利用水作为导电介质,实验误差大;等臂探针的上下两臂弹簧片与探针很难难用眼睛调成一条直线,总会出现一些差异产生误差.人为因素:作图的真确性;测量圆半径时的

实验误差分析题

解题思路:天平调节平衡开始测量质量后,又向右移动了平衡螺母,相当于向右盘加小砝码,使测得的质量偏小。解题过程:天平调节平衡开始测量质量后,又向右移动了平衡螺母,相当于向右盘加小砝码,使测得的质量偏小。

为什么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产量低

因为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的,要时刻取走乙酸乙酯蒸汽来促使反应向正方向发生.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思考题?

1.催化作用,脱水缩合2.使乙酸尽量反应完全,增加产率3.杂质:水,乙酸,乙醇,乙醚,乙酸酐等4.饱和氯化钙溶液起盐析作用,减小乙酸乙酯溶解度,不是除杂(但是能顺便吸收乙醇,乙酸等,减少杂质)5.不能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粗产品中有哪些杂质?

杂质有乙醚、乙醇、乙酸.净化方法:将制的的产品用蒸馏水萃取,其中的酸、醇能溶于水滤除.反复萃取多次基本可以达到提纯目的.

乙酸乙酯的制备

嗯、乙醇和浓硫酸、具体过程还是复制一下下哈、都打上太麻烦了实验步骤:①在一个大试管里注入乙醇2mL,再慢慢加入0.5mL浓硫酸、2mL乙酸,连接好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②用小火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把产生

乙酸乙酯的制备的实验报告怎么写

你怎么做的就怎么写了.就是把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写出来就行.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鉴别写实验报告啊

实验步骤:①在一个大试管里注入乙醇2mL,再慢慢加入0.5mL浓硫酸、2mL乙酸,连接好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②用小火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把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3mL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方约2mm~3mm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备

1.实验用乙醇含水量大,硫酸用量较多用于脱水.实际上硫酸用量稍多有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2工业上乙酸过量,便于蒸馏,因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沸点相差较大,而过量的乙酸还要回收使用的.若乙醇过量,乙醇和乙酸乙酯

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 为什么还要防倒吸

乙醇挥发,乙醇易溶于水也溶于有机溶剂,乙酸也会挥发出来一点,而它也易溶于水,所以要防倒吸呀

关于酸碱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

1)标准液配制时的误差.用于直接测定的标准液浓度如果偏低(比如配制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时,重铬酸钾的质量称取有损失),将会使标准液用量增多,直接导致测定的结果偏大;如果是用于标定滴定溶液的标准液实际浓度偏

酸碱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

1若混有KOH,那么你就会将滴定得到的结果直接当做是NaOH,而实际上跟HCl反应的碱是KOH和NaOH.混在里面的KOH被你当做NaOH了,这样计算出的NaOH当然比实际偏高了.2若混有Na2CO3

乙酸乙酯的制备方程式

乙酸乙酯的制取: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乙酸.顺序是密度先小后大,然后加热方程式: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可逆反应、加热、浓硫酸催化剂)

有机化学试验报告: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步骤:①在一个大试管里注入乙醇2mL,再慢慢加入0.5mL浓硫酸、2mL乙酸,连接好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②用小火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把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3mL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方约2mm~3mm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反应的一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剂存在下加热180C°需要冷凝回流CH3COOH+CH3CH2OH=浓硫酸、加热=CH3COOCH2CH3+H2O

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现象

我觉得应该是溶液分成两层:上层应该是乙酸乙酯,呈无色油状;而下层应该是水溶液(包括乙醇溶于水,乙酸跟碳酸钠的反应产物),遇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如果是分三层,那么要碳酸钠溶液有何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实验中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

我以前回答过一个差不多的问题来着==黏贴过来...一般来说根据个人的经验最常见的有以下误差00.首先是设备误差1)比如说仪器的精确度什么的...这个一般如果需要计算的时候老师会给你数字和公式再让你算的